语文写作指导:丰实细节感悟,专攻熟悉领域(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2:11:55 普惠英才 佚名 参加讨论
[续(一)]看一篇例文。 [例文]转折 ——十个海子的复活 2003年3月26日·晴 [对于多数人,这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但对于这篇作文的作者而言,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因为这是作者喜爱的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忌日。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吧?] “献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间/众人的身后你活在三月四月” 这首诗献给你——消失在三月四月中间的大地之王——海子。 [作者写给海子的诗句,带有浓重海子诗歌的风格特点。] 每年的今天,都会想起你,和你所有的诗。 [百分之百的真情实感,没有半点虚情假意。]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这是你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短诗,然后,你就离开了,带着你一生不变的坚持,到天堂,继续唱你的夜歌。 [海子的诗句,信手拈来,细节丰富娴熟,感悟准确到位。] 但是,我想,假如你真的还活在天堂,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你死亡,是你生命中的一处转折。因为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的复活——你的诗,连同你的精神,活生生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并照亮了它。 [对作文作者而言,海子只是一本大书,一本“百科全书”,一本“辞海”:打开它,只是在查找作文题目需要的因素。由生到死,这个转折,容易理解;由死到复活的转折,需要用心阐释。] 你生前的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写作是一条真正寂寞的路。许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他们的灵魂。唯有你,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祈求黎明到来。只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人懂你的诗,懂你的感受。于是,你心力憔悴,宁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14年前的今天,你有意离去…… [对于海子自杀的举动,有人理解,有人同情;但也有人不理解,有人责难。海子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作文的作者在这里,代表海子,向社会,向历史,向人心、良知做无罪辩护,剖白海子的内心。作者似乎已经忘记了身在考场。她在和自己喜爱的、兄长一样的诗人促膝谈心,天上人间,做心灵的对话。]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诗,和你一生不变的坚持。社会被震撼了,文学界被震撼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并试着理解你。你成了文学界的神话,诗歌的烈士。于是,我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 [阐释海子举动的社会价值,点明由死到复活的转折点。] 每一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但却不是每一个失意人的死亡都会成为生命的转折点。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爱,用生命追逐理想的人才会最终得到人们的认可。 将死视为生命的转折点未免有些悲凉。但也许,有价值的死多少会冲淡这悲凉吧——就像是屈原,或是王国维。海子,你一生追寻梦想,死亡后精神长存于世间,这,便是永生啊! 海子,活着的时候你定没有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赏识吧。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消逝之后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就如你红头发的瘦哥哥梵高,一生静默地守候,也换来了死后的又一次重生。死亡,是你们共同的转折点啊! [从更广阔的领域认识并阐明海子举动的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 小小的星从不被人注意,但当它化为流星,面对死亡时,却倍受关注。很多时候,转折只在生死之间,一线的距离,却相隔甚远。因为逝去的美好,往往弥足珍贵。 人生并非越灿烂越美。许多人一生荣华,死后却被人唾弃。花一样盛开的必将花一样凋落,这是自然的法则。一生默默无语精神永存世间的人,死亡,成了他们重要的转折点,将他们的思想,变成一种别样的美。 人生处处可遇转折,而最重要的转折莫过于死亡——它,将给你的一生,打上一个公平的分数,或使你从平庸变得受人瞩目,或使你从显赫变得万人唾弃。 [用诗一样的语言展示海子举动的纯净美丽和永恒价值。] 海子,今天,我再次怀念你。希望这篇日记,为你精神的复活作证,为你生命的转折作证。 [作者分明在挥洒一篇凭吊海子的悼词,也鲜明地在演绎“转折”这个作文题目。] 14年后的今天依旧春暖花开,我在这里怀念早逝的海子…… [用海子的传世名句结束作文。] 这篇考场作文征服了所有阅卷老师,理所当然地获得满分。这一结果给我们很多启示。作文对海子之死的思考,基于海子人生经历的层面,是诗人生命的一处转折;十个海子在春天复活,则从海子出发,展开联想,向纵深扩展开掘,感悟着生命的意义,揭示出诗人的追求永在。作文选用日记体,便于以一种私人性的话语抒情。日记以一种心灵对话的方式推进:别处不可以想的,日记里可以遐想;别处不方便说的,对话中可以倾诉。作者写作时似乎全然忘记了自我,进入了老舍先生所言“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的境界。读者品读时也会深深被海子的命运、被作者的情思打动。 这篇作文之所以特别动人,促人思考,给人启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写自己深爱的诗人,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在丰富的细节中生发“所感,所思,所悟”,也因此才能展示过人的才情、深刻的思想、丰厚的底蕴和出色的文字。 作文的作者是北京师大附中2003届的毕业生周婉琪同学。这位同学特别喜欢海子,语文老师把海子的全部诗歌推介给她,并给她一句忠告:读海子,不是读着玩,要以海子为镜子,去认识社会,去感悟人生。周婉琪同学接受了老师的忠告,经常和同学、老师、家人就海子做联系社会、人生的探讨,在日记里一次次追怀海子。模拟考试从二月考到五月,总共写了十来篇作文,无论面对什么题目,周婉琪同学十有八九都写海子。6月7日坐在考场上,她理所当然地会写得得心应手,深刻丰富,出类拔萃。 一篇考场作文,想要打动阅卷老师,总不能清汤寡水,淡而无味。想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必须让他觉得有滋有味:给老师一点知识、一点启发、一点思想、一点愉悦、一点美感,总而言之,考场作文要想打动阅卷老师,必须超越阅卷老师。一个学生,超越语文老师,可能吗?全面超越固然很难,但在某一领域超越,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做到的! 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那到底谁是老师呀?《师说》后面还有一句话呢——“术业有专攻”。总体来说,老师还是老师,一名教师,如果在自己的学科上都不如一名学生,那他干脆辞职算了。但是在某一“专攻”领域,学生完全可以超越老师。周婉琪同学就是在“专攻”的“海子”这“一盆土”里有效地超越了阅卷老师。 “转折——十个海子的复活”的成功,提供了由个性阅读、个性积累到个性写作的范例。在一本书的“导语”中,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在篱笆那边,田野里一棵草莓,果实又红又大又鲜。我爬过去,尝一尝,哦,甜香可口!于是,我移植到我的园圃里,精心培植。我期待我的丰收——这些,理所当然…… 这是我不懈的追求。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阅卷中,对作文题目的选材空间有些争议,我当时就和有的老师说,我们不要争,可以请周婉琪同学做裁判。阅卷领导小组的老师不但记住了这篇作文,还记住了作者的名字。当年暑假,她便应约又用同样题材写了一篇作文,给了我们一种认识上的启迪。 [相关思维启发]北京的符号 2006年3月26日·阴转晴 [还是日记,只是,日历已经翻过去三年。] “你没有时间来使一个春天完善/却在匆忙中为歌唱奠定了基础” ——西川《为海子而作》 [用海子最好的朋友西川的诗开头,这些,周婉琪不用查找资料,她已经烂熟于心。] 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喜欢诗中描写的那个坠落人间的天使——消失在三月四月之间的大地之王——海子。 [和2003年的考场作文,很像是姊妹篇。]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日子。北京的春天,依旧常有风沙,一如十七年前那个黯淡的黄昏。然而海子,你该知晓,正是北京这块孕育了无数英才的土地成就了你的诗情?你的诗意,也只有在北京才寻得一处栖息之所? [再次应约翻开“海子”这本大书,今天要查找的是“北京”的因素,因为作文题目已经变成了“北京的符号”。她需要从“海子”这个素材库里,挖掘出“文化特征”和“传承价值”两个要点。] 可以想象,你十六岁时怀揣着怎样的热情来到这座著名而陌生的城市。北大未名湖畔,曾飘洒你多少无邪的笑声。而如今,那里却成了悼念你的场所。年年今日,行行诗句和眼泪飘洒。北大,莘莘学子向往的圣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理念,无疑给了你做真正文人的信念与勇气。 [先写海子如何体现北京的“文化特征”。悼念场所,真切动人。周婉琪在苏州读大学,每年3月26日,一定会到北京参加这个悼念集会,她觉得这比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重要。周婉琪同学是在准备一篇高考作文,还是在煅铸自己的灵魂?文如其人,应该不是骗人的虚妄之词。] 于是,你决定要走写作这条真正寂寞的路。被排贬,被误解,被嘲笑,却始终没有放弃。 [再写海子对北京具有怎样的传承价值。] “看见了吗?那两只白鸽子/它们是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们吧”,这是你的宣言——继续先贤未走完的路。你看到文明在这座古城中被践踏,人们越来越醉心于功利。于是,你喊出了北京知识界良知的心声。 [我读过一些评论海子诗作的文章,至今没有见到一篇如周婉琪这样崭截、爽利。周婉琪一语道破:海子所继承的,是自屈原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殉道之路,有海子的诗句为证。] 也可以想象,在你昌平的小屋中你的孤独。一个人,写着没人理解的诗行,在黑暗中梳理自己比黑夜更黑的翅膀。一间小屋,是你创作的始终,爱情的始终,灾难的始终,却也是你思想的见证,情感的见证,痛苦的见证——“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语文老师应该都知道海子,但是能知道海子曾在昌平租住一间小屋生活、创作的却是寥寥无几。周婉琪不但知道,而且亲自去过昌平,找到这间小屋。小屋已经移作他用,她隔着窗子向里久久凝望。这里写得应该就是当时情景地再现。在这里,海子的诗句和周婉琪的感悟已经水乳交融,拆解不开。我们只能通过人称的变化分辨。] 正是北京的开放,让你更对一切绝望。你看到人们为金钱背叛信仰,为利益放弃忠诚,为地位背弃灵魂。这让你格外痛心,却也更坚定了你创作的决心。你始终试图尽绵薄之力,将文学引回文学,你最终以生命殉诗,也成了你面向这世界最后的呐喊。 海子,生前的你,是否可以想象,你的死,是如何震惊你身边的人,乃至整个北京?[海子的“殉诗”,对于北京具有振聋发聩的传承价值。] 谭嗣同的死,祭奠了一种信仰;王国维的死,祭奠了一种文化。而你的死,海子,展示了一个人们所不了解的灵魂——充满激情、勇气与执着的灵魂。你留下的诗篇是北京给你的全部快乐与痛苦,是传承北京文化的符号与号角。它书写了一个真实北京的史诗,文明与物欲交织的史诗;也鞭挞所有北京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良知。 [当作文点明题目的时候,我们浑然不觉——这叫水到渠成。] 海子,你是北京诗人。十七年前你执意离开;十七年后,我在这里,怀念英年早逝的你——愿未名湖畔你的足迹,永不消磨,永远鲜活。 “啊,时间到了——/在时间的尽头,曙光向你致敬。”——西川《为海子而作》 [仍以西川的诗做意味深长的收束,笼括全文。] 这篇作文当然比作者当年的满分作文要好许多。因为周婉琪这时已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她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已非昔日可比。 再看另一篇例文。 [例3·200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例文]包容 ——祭奠我的四合院 幼时的记忆再也不能重现了。这是当我得知故宅——四合院即将被拆迁后,心里冒出的唯一想法。 [生活环境的改变,正需要思想的启迪。] 一、在四方的天空下 在我心里,天空一直是四四方方的。只因小时候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所能看到的不过是这庭院大小的一片天。再往外望,一片片高耸的楼群,照明灯霓虹灯探照灯湮没了城市的星辰。 [四合院周边的环境在变。] 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会宁静如夜,我的脸上才会有天真的笑容。多美好啊,这古老的院子包容着我年轻不羁的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紧紧拥在怀里。即使在繁华与喧嚣中迷失了自我,即使摩天大厦将阴影笼罩在我的世界里,这四合院依然会静静的容纳我,容纳我心中那块纯净的土地,也容纳我历经涤荡逐渐成长的灵魂。 [因为作文题目是“包容”,所以作者要反复强调“包容”“容纳”。对于这篇作文的作者而言,四合院也是一本大书,一本“百科全书”,一本“辞海”;四合院就是他的“海子”,他需要做的是,在“四合院”这本大书里,查找“包容”的因素。同理,海子也是周婉琪同学的“四合院”。生活就是一本大书,书也是映照生活的一面镜子。] 在这片四方的天空下,我可以安稳地睡去。 [四合院的“包容”环护着作者的灵魂。不只作文里的睡眠可以“安稳”,考场上的作者心情应该也很安适吧?] 二、在粗壮的枣树上 院子里最古老的不是堂屋里的太师椅,而是南墙下那棵枣树。 枣树又高又粗,枝叶茂密。每到结枣的季节,大人们便督着我们这群嘴馋手懒的孩子上树打枣,也算是一种劳动。 [枣树是四合院的长者,也是作者精神的导师。] 于是我见到红枣噼里啪啦地下落,亦看到被打断的树枝硬生生的落地。 我为这粗暴而震惊,随即感到心疼,忍不住喊:“别打了,枣树都快要死了!” 然而大人们笑着说不会的,这枣树是越打越旺,枝断得愈多,来年枣结得愈好。 我半信半疑:谁会有这么大度量?被打了却还要结更好的枣给我们吃? 转眼到了第二年,我惊讶的发现,树上的枣竟真的比去年更多更大更红。难道它忘记了去年所遭受的摧残?还是它根本不曾记恨于我们的贪婪? [因为熟悉四合院,熟悉枣树,才有真切的细节,才有由细节生成的对生活的感悟。] 那年夏天,我坐在四方的天空下望着枣树发了一天的呆。 [一天是不是都在想,枣树啊枣树,你怎么这么能“包容”?] 三、在年轻的我的心里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废墟,我的家成了废墟。记忆中的天堂已成人间地狱,断壁残垣,真就是这般景象。 我不敢相信。直到我看到那棵枣树,静静的立在曾经的南墙下,沉默着守护着我童年的记忆。 它知道我会来,它知道我不忍离去。 我无声地落着泪,轻轻的抚着树干,还是那样熟悉的粗糙。我对枣树说:我恨,真的有些恨。家没了,我以后回到哪里去? [环护包容心灵的港湾破碎,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家园?如此重大的困惑当然要向枣树倾诉咨询。] 我抬起头,突然看到枝头上又挂满了枣,还没熟,泛着青色,在风中微微晃动。 它……是的,是结枣的时候了,它没有忘记大自然的规则。它能原谅孩子们对它的身躯的摧残,自然也原谅了即将剥夺它安身立命之所的人。 [枣树无言,下自成蹊。枣树以无声的行为昭示给作者人生的哲理。] 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胸,才能如此忘怀自我,包容天地? [作文有意或无意的写出了中华民族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共同情怀:中国的优秀人物,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受过多少摧残,但他们热爱祖国、回报人民的拳拳之心始终不渝。读文至此,阅卷老师能不怦然心动,泪花闪闪?] 靠在树干上,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成长不就是要我学会坦然面对失去么?四合院虽然已成废墟,但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离开前,我又一次爬上枣树,摘了一颗枣。含在嘴里,微微有些发涩,但仔细品味,竟也泛出一丝甜意。 我笑了。这味道和所有关于四合院的记忆将永不会磨灭。因为我会小心地怀抱着它们,哪怕是一时的不快,淡淡的忧伤。 [四合院和四合院的家长——枣树,为作者奠定了人生“包容”精神的基石。] 在我的心里,始终留有一块四方的天空包容你。 ——给我的四合院 [四合院就像作者的良师益友,天各一方,芳香永存。] 这篇以“四合院”为素材的作文,也是感悟生活的典范。作者阅读、感悟的不是诗人,而是生活——生活也是一本大书。他应该是一位在四合院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同学,四合院就是他认识社会、感悟人生的窗口。他从四合院那里,懂得了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领悟了“包容”的宏大力量:包容回忆,绝不沉湎于痛苦;包容变迁,要勇于面对未来。他从四合院里那棵枣树爷爷身上更是感悟了“以德报怨”的伟大情怀,于是通过枣树写出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赤子之心。四合院和枣树感动了我们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又通过他的作文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众多读者。 是不是这位作者太幸运,如此熟悉四合院,偏偏巧遇“包容”这个作文题目呢?当然不是。我也在四合院里生活过二十多年,如果用四合院作素材,应该可以写好所有作文题目。现在,为了说明“一枝一叶一盆土”的道理,我无须另起炉灶,只需要把这篇作文略加改动,就可以适用于另一个作文题目。 [相关思维启发]四合院的规则 昔时的一切全都改变了。这是当我得知故宅——四合院即将被拆迁后,心里冒出的唯一想法。 [生活环境的改变,正需要思想的启迪。] 一、四方的天空 在记忆里,天空一直是四四方方的。只因儿时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所能看到的不过是这庭院大小的一片天。再往外望,一片片高耸的楼群,照明灯霓虹灯探照灯却已湮没了城市的星辰。 [四合院周边的环境在变。] 但在这里,方正的规则持久不变,我的心也才踏实稳定,我的脸也才笑容纯真。多宝贵啊,这方正的院子规则着我年轻懵懂的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紧紧拥在怀里。即使繁华喧嚣冲击着我,即使摩天大厦将阴影投射在我的世界,这四合院依然静静的规范我,规范我心中那块纯净的土地,也规范我历经涤荡逐渐成长的灵魂。 [因为作文题目是“规则”,所以要反复强调“规则、规范”。“我”要做的是,在“四合院”这本大书里,查找“规则”的因素。] 在这片四方的天空下,我可以安稳地睡去。 [四合院的“规则”环护着我的灵魂。“我”自然同样“可以安稳地睡去”。] 二、古老的枣树 向我更深入解说四合院规则的,不是堂屋的太师椅,而是南墙下那棵古老的枣树。枣树又高又粗,枝叶茂密,浑然一位方正质朴的智者。 [枣树是四合院的长者,也可以是我精神的导师。“我”说的比“包容”的作者更彻底,因为我在四合院里挖掘“规则”因素的意向更明确。] 每到结枣季节,大人们便督着我们这群嘴馋手懒的孩子上树打枣,年年如此,也成为了一种规则。 于是我见到红枣噼里啪啦地下落,亦看到被打断的树枝硬生生的落地。 我为这粗暴而震惊,随即感到心疼,忍不住喊:“别打了,枣树都快要死了!” 然而大人们笑着说不会的,这枣树是越打越旺,枝断得愈多,来年枣结得愈好。 [完全在利用上一位作者对四合院的熟悉,对枣树的熟悉,这才有真切的细节,才有由细节生成的对生活的感悟。] 我半信半疑:这是哪家的规矩?被打却还结更好的枣给我们吃? 转眼到了第二年,我惊讶的发现,树上的枣竟真的比去年更多更大更红。难道枣树真有自己的规则?超乎凌驾于人类历史掠夺与贪婪规则之上的规则? [“我”原来“半信半疑”的是:“谁会有这么大度量?被打了却还要结更好的枣给我们吃?”现在则半信半疑:“这是哪家的规矩?”] 那年夏天,我坐在四方的天空下望着枣树发了一天的呆。 [一天是不是都在想,枣树啊枣树,你遵循的这是哪家的“规则”?] 三、年轻的心里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废墟,我的家成了废墟。磐石般的方正已成断壁残垣、锯齿狼牙——竟是这般景象。我茫然。直到我看到那棵枣树,静静的立在曾经的南墙下,默默守护四合院的残垣。 它知道我会来,它知道我来做什么。 我靠近,轻轻的抚着树干,还是那样熟悉的粗糙。我对枣树说:一切都不认识了。我该怎么办?你又会怎么办? [环护心灵规则的港湾破碎,到哪里去寻找心灵的家园?如此重大的困惑当然要向枣树倾诉咨询。] 我抬起头,突然看到枝头上又挂满了枣,还没熟,泛着青色,在风中微微晃动。 它……是的,是结枣的时候了,它没有忘记大自然的规则——无论昔日摧残它的身躯,还是此时剥夺它安身立命的所在。枣树全然一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风采! [枣树依旧无言,树下依旧成蹊。枣树以无声的行为昭示给“我”人生“规则”的哲理。] 需要多大的胸怀和智慧,才能如此恪守心灵的守则,行为的规则,风雨不变? [当初让人怦然心动的语言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胸,才能如此忘怀自我,包容天地?”现在的语言也很动人。] 靠着树干,我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发展的规则不就是要坦然面对失去么?四合院虽然已成废墟,但它的方正将永存我的记忆。 离开前,我又一次爬上枣树,摘了一颗枣。含在嘴里,微微有些涩,但仔细品味,竟也泛出一丝甜意。 我笑了。这味道和所有关于四合院的规则将永不磨灭。因为我会小心地恪守着它们,哪怕是晓风穿林,暮雨打叶。 [四合院和四合院的家长——枣树,为“我”奠定了人生“规则”精神的基石。] 在我的心里,始终铭刻一块四方天空的规则。 ——我的四合院啊! [四合院就像“我”的良师益友,天各一方,芳香永存。] 需要强调的是,我的意思绝不是说,同学们可以被别人的或自己的一篇作文去改头换面,用别人的不道德,用自己的没出息。这里只是为了说明“一枝一叶一盆土”的道理,并且,即便是这样改头换面,也是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的。 “包容——祭奠我的四合院”向众多读者传递的不仅是一份感动,他还将一种独特的启示传递给我们。我们不禁会想—— 如果“四合院”可以写“包容”,那故宫太和殿、天安门广场、天津的洋楼、上海的里弄、陕北的窑洞、内蒙的毡房,我们总有一块容身之地吧,那么,哪种、哪处建筑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2003年参加北京高考作文阅卷,在编辑“阅卷纵横”时,收录了十篇考场满分作文。从中信手拈几篇看一看—— 《包容——话梅糖中的岁月》——如果“话梅糖”可以写“包容”,那巧克力、冰激凌、汉堡包、北京烤鸭、西安泡馍、兰州拉面,你总有一种饮食偏爱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紫罗兰的芬芳》——如果“紫罗兰”可以写“包容”,那康乃馨、郁金香、陶潜的菊、陆游的梅、南国的竹、北地的松,你总熟悉其中一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柳宗元在柳州》——如果“柳宗元”可以写“包容”,那韩退之、苏东坡、毛泽东、克林顿、保尔·柯察金乃至于阿Q,你总通晓其中一位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写用来“包容”呢? 《包容——水的启示》——如果“水”可以写“包容”,那铜铁锌锡、大气海洋、植物动物,乃至化学、物理、生物各个领域,你总涉足其中一个领域吧?那么,哪一种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包容——西方的包容和东方的包容》——作文选材“耶路撒冷”,如果耶城都可以写“包容”,那莫斯科北京、中俄美英法,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社会生活领域不存在“包容”,不可以用来写“包容”呢? 我头一沾枕头呼呼就着,是写不出好作文;能不能清醒几分钟,看看自己的“小窝”呢?我就爱吃兰州拉面,提里突鲁一口气能吃三大碗,倒真是好胃口;能不能咂摸一下滋味儿呢?住有地方住,呼呼就着;吃有爱吃的食物,一口气三大碗——不是没有熟悉的生活,是对熟悉的生活缺少感悟吧?缺少感悟算不上真正的熟悉! 一汪水塘里有海洋的气息,一株三叶草上有草原的生机,一个作文题目总有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可以包容在熟悉的生活之中。熟悉的素材的确可以适应所有命题。徐悲鸿先生不是只会画马,但他最擅长画马——马,是悲鸿先生绘画的“品牌”。他可以画给爱妻廖静文,可以画赠抗日战场的英雄,可以画赠外国元首,也可以画来庆祝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如果他今天还健在,当然也可以用一匹马表达“抗震救灾”的决心,“迎接北京奥运会”或“迎接上海世博会”的愿望。“胸中有马千万匹”,他只需要选择、调整马的姿态神情,改换画的题款印章,就可以适用于任何需要,所有“文题”。当然,一匹马也可以画“转折”、“包容”、“说‘安’”、“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赤兔马可以用来写“诚信”,千里马可以用来写“人才”,瘦骨胡马可以用来写“骁腾”。“踏平崎岖山河在”,“不须扬鞭自奋蹄”,“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是高考作文所必然展开的一片开阔的芳草地! 我们还可以再设想一个例子来启发思维。一位著名歌手,最擅长演唱《我的中国心》。我们当然可以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接台词,把他请上各种晚会的舞台。 ①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乏凝聚力,越是危急时刻,我们胸中那颗中国心跳动的节奏就越加铿锵有力。(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举国同心,“抗震救灾”的誓师大会。 ②奥林匹克的熊熊圣火召唤着我们,北京呼唤着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勇气、带着一颗中国心去战斗!(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中国奥运代表团北京奥运会动员大会。 ③今天是你六十岁华诞,我们的共和国,让儿女们为你献上最美好的祝福,还有一颗滚烫的中国心。(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五周年。 ④印度洋的巨浪冲垮了我们邻舍的家园,让我们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献上真诚的中国心和中国情。(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文艺界为印度洋地区海啸的赈灾义演。 ⑤佳节倍思家,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地,我们的心跳动着同样的节拍,让我们同唱这一首心中的歌。(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同一首歌”2009年春节华盛顿专场。 ⑥黄山黄河不会忘记卢沟桥的炮火,长江长城依旧牢记南京城的血痕,国耻,永远铭刻在中国心头!(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一曲“我的中国心”,可以唱彻各种晚会,赢得鲜花似锦,掌声如潮;当然也可以用于所有“文题”,激励我们的情感,促使我们去深思。 如是,在作文备考中,“专攻”熟悉的生活,就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同学们经过了十二年语文学习,完全有资格以“专业考生”的姿态进入高考考场。而“专业”与“业余”的主要区别标志,就是“专攻”与否。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荆州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 下一篇:优秀考场作文赏析:追求自由的独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