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指导之作文如何做到:浓化色彩,层递铺排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1:11:27 普惠英才 佚名 参加讨论
通过精美生动的材料选择和形象提炼,进行连续的层递式铺排,浓化作文色彩,显示语言美感的文章,往往集浓缩型材料、激情化铺排、形象性语言于一身,以思想丰厚、情味浓郁、形象优美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高考金牌作文《人约黄昏后》: 考生以颇为新颖甚至有些怪异的叙述方式开头: 一位文学家恋爱了。 生活如同尼亚加拉瀑布冲开的一杯香茗,洋溢着郁郁醉人的清香。在这份淡淡的、缥缈的芬芳之中,好多好多细节都可以让人怦然心动—— 这位文学家是谁呢?似乎是作家虚拟的论述对象,又似乎是话题主体的作者本人。但无论如何,这样突如其来的劈头一句,是很能制造一点兴奋效果的。再加上,用“瀑布”冲“香茗”到“细节”让我怦然心动的一段漂亮且富有韵味的文字跟进,实际上作者在落笔伊始,已经为全文设计了一个足以让引人注意的亮点。 然后,就一是连串的浓墨重彩的挥洒: 譬如看到狂风暴雨之后,柔弱的柳儿依然完好无损。 譬如看到高山清泉间,晶莹水珠摔碎前的最后一次闪耀。 譬如看到白练横空的峡谷飞流直下,最终化作团团远去的涟漪。 譬如看到如洗的天边突然架起一道虹桥,虽短暂却绚丽。 譬如一阵晨风拂过,枝枝娇小的野花撑起一片五色斑谰的清纯。 譬如雨夜独自在家,倾听那屋檐下点点滴滴的缠绵悱恻。 譬如走在无人的小径,一双粉色蝴蝶倏然消失在绿葱葱的田野。 淋漓尽致的描给,变幻多端的精美镜头,作者的形象捕捉与用形象议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如不仔细品味,至此很容易留下尚未切近命题的感觉。但是,有如此浓墨重彩的连续状物,有如此一浪高一浪的文势推迭,又怎么能让人刮目相看,不让人油然而生偏爱之情呢? 显然,这同样是一个设计得极为可取的层递铺排。后面的文字是这样的: 春风吹碧,百花齐绽。她最爱牡丹,我也是。我们经常相约黄昏,欣赏牡丹,或苞或花。 牡丹含苞,朱唇紧闭,皓齿轻封。等到一旦开放,那便如沸腾的黄河,千株万株,纵情畅快,在晨露的亲吻中恣意地摇曳,在阳光的沐浴中心情地挥洒;在清风的呵护中热情的歌唱。花香四溢,在清新空气中冲开醉人的香茶;国色天香,将周围绿树染成一片富丽堂皇。一簇簇,向着天空放声呼喊;一簇簇,对着大地吞芬芳;一簇簇,让自己的身体尽情舒展;一簇簇,让自己头顶斑谰的热情燃烧。 这里的景物是恋爱的文学家“认知”的景物,是一颗兴高采烈的心灵所休味的景物。因此,一切都是美的,都是好的,都是充满了蓬勃生命力而令人深深陶醉的: 然而,这位文学爱失恋了。 生活的香味早已荡然无存。柳儿啊柳儿,为什么你那么轻佻,那么随风飘荡?那么眩目的闪耀却如此短暂?彩虹啊,彩虹,为什么你那么自私,带走了班谰色彩却只留下苦涩的回忆?…… 黄昏依旧,又赏牡丹。一阵狂风呼啸,一片尘土飞扬,颗颗花团、片片花叶便狼藉满地。枝枝花干,相互敲击着发出沙哑、无助的声响,像对天乞讨,又似乎对地哀号…… 这里的景物,是失恋的文学家“认知”的景物,是一颗郁闷苦痛的心灵所体味的景物。因此,一切都是恶的,都是丑恶的,都是充满萧杀和凋零的气氛而令人深深怨愤的。 恋爱与失恋的气氛情绪不同,对同样事物的亲疏的“认知”就迥然不同。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较为明确的对比,通过前后的全然相反的感受“牡丹”的论述,鲜明地揭示了主题,也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话题的要求。 最后,作者这样结尾: 生活真的如此善变吗?不,不是的。生活只是单单的生活,注入你的感情才会变得异样,变得多彩,才会让人感到快乐或者失望。 必须看到,或许是由于考场的紧迫,作文后半部分写得并不是很完美的。语言组织明显地弱于前面,恋爱与失恋两个对应的“认知”段落,内容、形式上对应略显不够周严。然而,因为前面的铺排给评卷老师留下的深刻的印象,造成的阅读效果太浓烈了,个人才识展示得太充分了,这样就很容易让人对后面的不足忽略不计,甚至不忍心于扣分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中英语演讲稿:我喜欢的图书
- 下一篇:初中英语演讲稿:My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