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语文写作指导:素材选择与运用之运用合理

“丰富”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它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要“广征博引,纵横开阖”。许多考生为达到这一要求,就大量列举材料而不知优化加工,从而造成材料堆积、没有主次之分,更没有层次感,进而给阅卷老师一种“一团乱麻”的感觉。
    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了“米”,怎样做出香喷喷的“饭”却是厨艺的问题。同理,占有了素材而不知对素材合理地运用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
    因此考生在选择与运用素材时,应该采取一些技巧,将素材合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比如“一以贯之”“详略平衡”“正反互衬”“时事经典”“引例结合”等技巧,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常用的,借用这些技巧对所选的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与优化,那么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素材将是“百花齐放”,进而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春天”。
    一、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也叫深度解读,是指整篇文章只选择一则素材进行多维解读,进而解读出深度,解读出新意。这样的素材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
    (1)以人物贯之
    解读人物时可从人物的经历、思想、品质、性格等某一点生发,进而联想、类比,联系实际,论述其现实意义。可写成人物评论,亦可写成故事新编。
    如《守住心灵的平静》一文思路——
    开头:
    你,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因为你知道,只有宁静的心灵才能过滤浅薄,沉淀浮躁,才能孕育出不朽的思想,结出精神的果实。
    主体:
    解读点一:一夜成名,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二:莫言效应,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三:领奖之时,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解读点四:获奖感言,你守住了心灵的平静。
    结尾: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灵宁静者虽没有重权厚禄,却有一份心平气和、静心钻研的心境,并凭借聪明的心智和生活的积淀,勘破一些俗事,收藏一些永恒,经营出一片精神的天地。读你,让我读懂了你的人格,读懂了中国传统知识份子对某些精神的坚守,你的平静是这个浮躁社会下的“另类”,仰望你,你是一座巍峨的山。
    这段文字,作者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经历为线索,分解出四个解读点,高度赞扬了莫言面对荣誉守住心灵平静的高贵精神。立意深刻,思路清晰,内容丰富。
    (2)以事件贯之
    解读事件时考生可从事件的原因、实质、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
    如《“莫言热”中一点忧》一文思路——
    开头:
    莫言获奖,国人“狂喜”,那种憋得太久的复杂感情,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当然像这种“狂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这种“狂喜”之中,却也有一点“杞忧”,那就是面对这又一个“第一次”,面对莫言这又一个“第一人”,我们会不会又重演一种“模式”,又重蹈那一种套路或是覆辙呢?
    主体:
    解读点一:莫言会不会又来一轮“地毯轰炸”?
    解读点二:莫言会不会又成为一个“戏台子”?
    解读点三:莫言会不会成为一个“产业链”?
    结尾:
    “莫言热”既不要成为历史上常有的“五分钟热度”,更不要异化成近年来那每每都要“抓住”的“难得商机”,更不要因为拿了一个诺奖,于是便忘记了中国文学的处境。如果把莫言的获奖,仅仅当成天上的浮云,一热闹就飘过去了,或者习惯性地看出一点“生意经”来,这样的“国民性”才是真正令人忧虑的。
    这段文字,作者采取层进结构,没有把解读的重点放在莫言获奖这件事的效应上,而是从三个角度表达了“莫言热”背后的担忧,从而呼唤国人应理性地对待“莫言热”。立意深刻,思路清晰,说理完整。
    二、时事经典
    所谓时事经典就是考生在选材时,既要注重选取时事素材,又要兼顾经典素材,时事素材让文章充满了鲜活的时代气息,经典素材让文章充满了厚重的文化气息。在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可相辅相成,可正反对比。
    (1)相辅相成式
    相辅相成式是指考生在阐释一个话题时,所选的时事材料和经典材料属于同类材料,即要么同时为正面素材,要么同时为反面素材。
    如《争·不争》一文片段:
    莫言获奖,他的作品被肯定,是为我国文学界争光,而那些未能获得文学奖提名的作家却开始了争吵,他们说,莫言的资格还不够,凭什么是他得奖?同是中国人,谁得奖不是为国争光,同胞之间又何必争得你死我活呢?
    回望历史,廉颇为了自己在赵国的地位和蔺相如相争,结果差点使秦国趁虚而入;恃才傲物的杨修为争着在众人面前表现,因处处揭露曹操的心思结果惨遭杀害;年轻时的苏轼因争名曾被小人嫉妒,惨遭流放……他们为了极微小的事情争得头破血流,弄得两败俱伤,可见有些东西是不能争的。
    这段文字,作者选取的都是反面素材,既有莫言获奖的时事素材,又有杨修、廉颇、苏轼等历史经典素材,这些素材相辅相成,共同阐释了“有些东西是不能争的”的观点。
    (2)正反对比式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以史作证,谈古论今,将经典事例与时事热点正反并用,既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如《不争乃大争》一文片段:
    林语堂说:“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莫言获奖本是件好事,却引起了好多人的眼红,那些未能获得文学奖提名的一些中国作家开始了争吵,他们说,莫言的资格还不够,莫言的作品充满了淫秽色彩。这种争吵让拥有几千年传统文明的国人蒙羞。
    与此相反,鲁迅也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他却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我还不够资格。”争与不争,一目了然……
    所以,庸人处处必争,而智者则懂得不争。孔融让梨,千古传颂;王老吉和加多宝公司争品牌,闹得两家企业业绩下滑;360和腾讯争得信誉受损;而土豆和优酷,不争则双赢……
    短短一段文字,作者选取了莫言获奖遭质疑等四则时事素材,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孔融让梨两则经典素材,正反对比,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