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例文:烟的魅力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5:11:3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作文训练“要有点分析”例文:烟的魅力 蒋益民 时常能在马路上看见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中学生,推着自行车,斜背着书包,一人叼一支香烟在嘻嘻哈哈说笑。如果他们谁给别人帮了个忙,对方便掏出支过滤嘴,递过去,于是“哥儿们”的关系就确定了。 这些人总给我“坏学生”、甚至“小流氓”的印象。可不料在我们学校里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类似的情形,当然要避开老师,不过这容易,只要在课间,放学后找个旮旯就抽起来。在重点中学不乏抽烟者,那么在一般中学就可想而知了。据《健康报》的一份调查材料说“在我国现有的2.5亿吸烟者中,竟有500万中学生”。“南京市中学生吸烟率已从1987年的9.3%上升到1988年的30%。北京也存在同样的情况。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抽的香烟许多是‘万宝路’、‘555’等高档名牌。这些小烟民能一口气说出十几种外国烟的名字和价格。”这真使人为之一惊!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中学生抽烟的现象?除去社会上厌学风、经商风、读书无用论等等不良风气影响之外,我认为不少中学生以为“吸烟是有气派有风度”的标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同学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具有成人的“风度”了,手捏一支冒着缕缕青烟的香烟,目光茫然地吸上一口,然后把手挪向一边,轻轻地用指弹掉烟灰,富于思索的双眉被吐出的烟雾模糊成一片,那该多么持重,多么潇洒,多么有风度!然而我却要说:多么无知,多么无聊,多么庸俗! 风度,是一种美好的举止姿态,它是靠人的崇高思想和美好品质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的,而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矫揉造作装出来的。广博的常识和深厚的品德修养是形成不凡气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绝然不会有风度的。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有风度和政治领袖、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以及社会名流,哪一个没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一般成年人比我们老练、稳重,也得力于他们有较多的阅历和厚实的文化素养,如果有风度,也绝不是靠吞云吐雾烘托出来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影视中也常见并不吸烟而却风度翩翩的人,这就是个明证。 英国的航海家雷利爵士曾把烟草传到欧洲,自从他吞云吐雾到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寻找这种刺激。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每年至少有250万人被烟草这个魔鬼吞噬掉生命。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为医学界所证实,而且日益为身受其害的人所承认。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限制和削减烟草的产量,美国在生产的香烟上注明烟对人体的危害,我国也在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劝说人们戒烟,并采取措施防止烟草对环境的污染。遗憾的是掌握了不少科学文化知识的中学生却成了小烟民、瘾君子。他们在向自己的健康挑战,在一步步走向黄泉之路,难道这不是可悲的吗? 为了我们的“四化”大业,为了子孙后代,也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中学生要赶快根除吸烟的坏习惯,抛弃那种吸烟是有风度的错误认识,树立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以丰富的科学知识充实自己,以美好的道德情操陶冶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有风度的人。 【评析与指导】 这篇习作在运用事例证明中心论点时,有两个显著特点。1.选取与当代中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作为论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对事实论据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论据与论点自然融合为一体。例如,在列举中学生吸烟的问题之后,没有盲目草率地下结论,而是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产生问题的种种原因。对其主要原因(“爱模仿”“追求风度”)又作了中肯的分析,从而加强了事实论据对中心论点的有力证明。 当然,此文也有不足之处。如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对事例的叙述过于具体。我们知道,在议论文里,叙述只作为分析议论说理的引子,它不同于记叙文体对叙述的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