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检测 深圳龙岗新秀学校 叶新红 基础知识夯实 知识梳理·温故知新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茗( ) 罍( ) 髻鬟( ) 汗出浃背( ) 蹇( ) 靧( ) 倩女( ) 脱笼之鹄( ) 呷( ) 廿(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的意思。 (1)余寒犹厉 (2)以游堕事 (3)欲出不得 (4)潇然 3.选择恰当的解释。 始:A.刚 B.才 C.如“尝” (1)始( )知郊田之外,未始( )无春。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 )掠也。 4.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句(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A.北京一带寒冷,花朝节以后,残余的寒风更加厉害。 B.北京一带寒冷,花朝节以后,残余的寒冷还很厉害。 C.北京一带寒冷,花朝节以后,我冷得还很厉害。 D.北京一带寒冷,花朝节以后,残余的寒冷好像很厉害。 5.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经典语段精练 课内精练·精心剖析 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6~10题。 6.下列“之”的词性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蝴毛羽鳞鬣之间 局促一室之内 B.城居者未之知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C.脱笼之鹄 倩女之 面 D.曝沙之鸟 髻鬟之始掠 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 (1)作则飞沙走砾( ) A.做 B.起 C.发作 (2)余寒犹厉( ) A.像 B.还 C.特别 (3)游人虽未盛( ) A.壮实 B.成年 C.很多 8.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 ①以物比人 ②以人比物 ③以物比物 9.翻译下面的句子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0.从这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课外探究·发散思维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画 竹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 ) A.余家有茅屋二间(我家) B.甚凉适也(恰好、刚好) C.无所师承(老师传授) D.置一小榻其中(放) 12.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字 秋冬之际,取围屏骨 于时一片竹影零乱 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13.将下面这句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岂非天然图画乎! 14.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读出怎样的生活启示? 能力提升训练 一试身手·高效演练 15.组织一次秋游,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 中考体验·沙场点兵 16.(2008南京))阅读下面古文,完成(1)~(6)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5)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 (6)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我的素材宝库 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 ②独抒性灵(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不拘格套。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复检点”,“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交扇,鄙俚大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 参考答案 1. míng léi jì huán jiá jiǎn huì qiàn hú xiā niàn 2.(1)厉害 (2)耽误 (3)能够 (4)潇洒 3.(1)B C (2)A 4.B 5.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6.A 7.(1)B (2)B (3)C 8.① 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 ② 若脱笼之鹄 ③ 麦田浅鬣才许 9.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都)不知道即可 10.作者游览满井时怀着轻松喜悦的心情。 11.B 12.①的 它 ②在 从 13.这难道不是一幅无然的图画吗柄 14.说明只要留心观察,处处皆有学问并能自学成才 15.略 16.(1)D (2)A (3)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5)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6)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