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罗瓦:20岁成为“数学家”,21岁和别人在一场枪战决斗中去世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42 普惠英才 佚名 参加讨论
说起数学家,我们大家随便都能举出几个来,比如我国的华罗庚、陈景润,德国的高斯等等。但如果让你说出世界上最年轻的数学家,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但也许你会问了:“研究数学这么难,能称为数学家的人最低也有三十四岁,能年轻到哪儿去呢?”实际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2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声名赫赫的数学家,只不过天妒英才,他21岁的时候和别人在一场枪战决斗中不幸去世了! 你或许已经猜出他的名字了,没错,他就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埃瓦里斯特·伽罗瓦。那么,他究竟有啥成就,为何年纪轻轻就成为数学家了呢?他又为何会在21岁时跟别人决斗呢?我们本文一起来看一下! 少年波折,巧遇名师 伽罗瓦虽然是数学家,但实际上在他短暂的21年光阴中,真正研究数学的只有最后五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他也不过像现在的孩子一样,需要上学、写作业、帮父母做家务等。不过,他所处的时代,并不像现在一样和平安宁。 1811年10月25日,伽罗瓦出生于法国巴黎近郊,而在他出生的前七年,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2日);在伽罗瓦五岁的时候,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 在伽罗瓦五岁之前,见证了拿破仑的起起落落,等到拿破仑被彻底打趴下之后,一直到伽罗瓦去世,法国的老百姓就一直在反抗波旁王朝。特别是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法国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法国的专制统治,改成了君主立宪制。 可以说,伽罗瓦生活的年代极其的动荡不安,因此想要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当一个好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法国大革命 好在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因此在他十一岁之前,都是他的妈妈在家教他读书写字。12岁的时候,伽罗瓦被送进了路易皇家中学就读,而这所学校的好处,就是它是一个军事化管理的寄宿制学校,除了能教授孩子们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 由于伽罗瓦之前在家都有他妈妈教他,因此到学校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应,相反,他的成绩在学校排名还很靠前。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是可以提前一年毕业的,但校长觉得他年纪太小,还没到毕业的时候,因此并没有同意。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有时间去研究数学,并且还遇到了名师——维纳。 他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就,跟老师维纳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伽罗瓦开始接触一些研究方程解性质的著作。而这时的伽罗瓦不过才14岁! 学业受挫,提出“群”概念 此时的伽罗瓦虽然已经开始研究数学,但也只是“小打小闹”,还称不上是数学家。现在的他还是需要念高中,考大学。不过伽罗瓦的学业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由于严重的偏科,导致他在第一次报考巴黎综合技术学院时落榜了! 此时的伽罗瓦对数学的热情已经完全被引爆,对于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他根本提不起兴趣,所以考不上也是能理解的。 既然考不少,那就只能复读再考一次。不过与前次不同的是,由于老师的举荐,学校只对他进行口试,但伽罗瓦觉得考官问的问题太过简单,因此就直接跳出了很多基础步骤,搞得考官听得云里雾里的,于是双方便产生了误解,伽罗瓦最后也没考上(据说当时双方在争论时,伽罗瓦还用板擦扔考官)。 按照当时的规定,如果两次都没有考上的话,是不能再继续考的。也就是说,经过两次失败的伽罗瓦已经永远失去了进入学院的机会。 最后,伽罗瓦只能选择考这个学院的附属师范学院。当时校方在谈到伽罗瓦时,总说他是一个奇特、怪异,且具有原创力又封闭的小伙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备考师范学院时,他做出了一篇关于“方程正整数根”分析的论文,里面提出了“群”的概念,也就是后来的“伽罗瓦群”。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少年成名,备受打击 实事求是的说,伽罗瓦的这篇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也是颇为深厚的,但少年成名的他,似乎并没有那么好运! 1829年,18岁的伽罗瓦将这篇论文提交给法国科学院之后,本来该是由当时著名的数学家柯西来审稿的,但柯西的事情太多,因此这篇论文从交上去,到后来给伽罗瓦回信,已经过了七个月之久。 尽管柯西在回信中对伽罗瓦说道自己将会在下次科学院的例会上介绍这篇论文中的观点,但等到开会那天,柯西对此却只字未提。 当然,伽罗瓦也不是白等,在这七个月中,他不断将论文进行优化,最后又将论文提交给了科学院,而这次审稿的人就更厉害了,他是法国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傅里叶”。 然而结果也充满了悲剧性,这篇论文被拿走之后就杳无音信,后来伽罗瓦才知道傅里叶去世了。 而原本以为在傅里叶去世后,科学院就会将这篇论文交给其他数学大师来审稿,但伽罗瓦足足等了一年,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虽然后来人们都知道这篇论文非常重要,但在当时,人们只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写的一篇普通论文而已,因此谁都没有重视它的存在。 而也正是这样的忽视,使得这个原本可以走上学术道路的天才少年,失去了最后仅有的机会! 与人决斗,英年早逝 伽罗瓦除了研究数学之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闹革命上面了,他曾带队参加庆祝攻占巴士底狱40周年的武装游行活动,而这次游行的口号,就是要将当时在位的皇帝“路易·飞利浦”送上断头台。当然了,在这样的局势之下,政府肯定会出面将其镇压。所以很快,伽罗瓦就被抓了,这一次被监禁的时间为半年。 但实际上,伽罗瓦只在监狱里待了不到两个月就被放出来了,倒不是说当时的政府大发慈心,也不是伽罗瓦有后台,而是因为当时的法国霍乱猖獗,此举不过是想将犯人进行疏散,从而避免霍乱扩散而已。 伽罗瓦在被释放之后,也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被送到了几十公里之外的“康复之家”,说白了就是旧监狱之外的“新监狱”而已! 然而让伽罗瓦没想到的是,康复之家竟然成了他人生的终点站! 伽罗瓦的手稿 在这里,伽罗瓦遇到了他的初恋“斯蒂芬妮”,她是康复之家主人的千金。 斯蒂芬妮对于伽罗瓦的态度总是忽冷忽热,时而将他弄得热情似火,时而又将他弄得心灰意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吊着他玩”。但对于伽罗瓦来说,他非常喜欢这个女孩儿,他已经被她深深迷住了。 不过,对于斯蒂芬妮的真实身份,在历史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人说她其实是一名特务,她跟伽罗瓦所支持的政党有冲突或恩怨,总而言之,两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虽然伽罗瓦后来也想极力摆脱这种状态,但为情所困的他却始终难以从斯蒂芬妮的阴影中走出来。直到1832年5月28日,他收到了一份来自“情敌”的挑战书,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伽罗瓦理论基本定理 按照挑战书中的内容,伽罗瓦必须跟他进行枪战,而这种极度危险的比拼本就是九死一生,再说他的对手还是位职业军人,因此意识到命不久矣的伽罗瓦从接到挑战书当日起,一直到30日,三天的时间里,将关于“群论”的内容给进行了完善。 5月30日的晚上,伽罗瓦写了三份遗书,两份是给他的共和党人,一份是留给他的好朋友奥古斯特的,里面则是关于“群论”的内容。 对决的结果一目了然,伽罗瓦败给了他的对手,腹部连中三枪,送到医院后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1岁。 就这样,21岁的伽罗瓦就此走完了他的一生! 伽罗瓦去世后,他的朋友奥古斯特用了几年的时间整理了他生前留下的手稿,然后将它们全部寄给了法国当时著名的数学家“刘维尔”。 刘维尔很重视伽罗瓦留下来的这些手稿资料,并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整理和规范。1846年,也就是在伽罗瓦去世14年后,刘维尔替伽罗瓦发表了他的“群论思想”,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十年后,群论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法国和德国一些大学的课堂里已经在开始教授伽罗瓦的群论知识了。 或许伟大的人就是这样,在生前的时候遭受着各种冷嘲热讽,在死后他的价值才会被显现出来。原本这似乎只是那些伟大艺术家才会有的经历,没想到在这个数学家身上,也发生了! 总结 伽罗瓦的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在他身上却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比如当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交上去时,为何会石沉大海?难道仅仅只是人们对一个十八岁孩子的轻视吗? 当然不是,它告诉我们,在成熟的学术体系建立之后,一个没有任何资历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的。 此外,伽罗瓦的数学如此优秀为何不能如愿考上巴黎综合技术学院,难道仅仅是因为偏科吗?纵然第一次是,可第二次校方已经给了他机会,他为何还是进不去呢? 很简单,那就是跟他暴躁的性格有关,如果他能够安稳一些,那么他就一定能顺利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院,然后顺利拿到学位证书,从而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将会发生转变,他今后研究出的学术成果也会得到业界的认可。 但很遗憾,他没有,也许是时代的原因导致的他这种性格,从而使得他没有顺利进入学术圈,最后还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真乃可悲,可叹也! 参考文献:《数学家传略辞典》、《世界史》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