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21中考二轮复习宝典,7-9年级语文全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汇总(七)


    古诗词作为中学语文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必背必考的内容之一。今天资深语文老师给大家带来2021中考二轮复习宝典,7-9年级语文全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汇总(七),快来看!
    
    无题(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主题】《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常见题型】
    1.首联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体会“东风无力”的表达效果。
    分别指困难,难受。“东风无力”指春天将尽,春风已没有先前那种催生万物的力量。既点明时令,又造就一种伤感的气氛。
    2.分析颔联内容手法上的特色。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丝”与“思”谐音,以蚕丝、蜡泪象征爱情,而其中的“死”、“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方”、“始”都是“才”的意思。语言巧妙,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3.颈联是写实吗?一个“改”字道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颈联用虚拟的手法,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一个“改”字,见出离别之久,相思之苦。
    4.分析尾联的妙处。
    尾联以神话虚拟现实,把自己的满腔相思寄托给了传递信息的神鸟,借蓬山的虚无飘渺来表达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复杂心态,同时尾联照应开头。
    行香子(宋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常见题型】
    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3.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4.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摹静态景物,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这首词格调轻快,语言清新、浅近。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开,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常见题型】
    1.对比是本首词一大特色,如内容上“不识愁”和“识尽愁”、“少年”和“而今”构成对比。
    2.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同?
    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无法言说的“哀愁”。
    3.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4.“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有什么表达效果?
    概括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使整个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个大转折。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