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精神的三间小屋》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一定在忙着备考,可是这备考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不能盲目地复习,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天,资深语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精神的三间小屋》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详情如下:
    
    精神的三间小屋
    整体阅读:
    1.着眼中间,瞻前顾后,把握行文思路
    (1)思考1—6自然段的内容以及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关联;
    (2)明确中间段落部分讲具体的三间精神的小屋的内涵;
    (3)概括最后两段的内容,明确总结全文的性质。
    2.感悟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胸怀
    例如:第一间精神小屋: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从中也体现了作者深广的胸怀。
    3.针对关键语句,展开联想,反思内化
    例如:第二间小屋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文中:“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
    总结升华:
    1.总结本文的表达和主题 
    这是一篇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品味写作特点 
    (1)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
    (2)构思新颖独特。
    (3)语言朴实,意蕴深厚。
    (4)文笔细腻。
    
    拓展阅读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世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7.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
    引出论点。不能,因为②③④段分别从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角度论证应该讲规矩,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
    8.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C)【详见本课“考点链接”】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9.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列举朱元璋和大臣之间的问答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