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备|初三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易错知识点归纳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9:11:56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易在一些知识点上丢分,为此,资深物理老师总结了初三物理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易错知识点归纳,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分析记牢,从而提高物理的学习效率。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酸、碱、 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公式:I=I1+I2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