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初中语文复习|2021中考现代文之说明文解题思路及模板


    在语文应试考试中,现代文分为连续性类文本和非连续性类文本两类。今天资深语文老师为同学们分享现代文中的说明文解题思路及模板,一起来学习!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考点分析】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根据说明文的定义,我们可以将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阐明的是什么事理,要能够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
     【常见考题】
    1.判断说明文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2.归纳说明的中心内容。
    3.找出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4.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
    【答题技巧】
    1.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有:
    (1)看题目,看文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2)抓段首、段尾的关键句。许多文章往往还利用段首的首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要认真审读处于这些位置的句子,从中找出说明对象。
    (3)归纳总结。如果以上方法不可行,则需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需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考点二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考点分析】
    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可以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使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更易于让读者了解和接受。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作诠释等。
    辨析说明方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区别“作比较”
    “打比方”“举例子”“引用”四种说明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不同表达方法。二是区别“下定义”“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一般为判断句式,语言简洁、直接。“作诠释”是用一句或几句话对某个概念或某种现象、某个事物作解释说明。
    【常见考题】
    1.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
    【答题技巧】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考点三:说明顺序
    【考点分析】
    1.说明文有三种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是总分式和层进式。一般情况下,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结构,事理说明文多用层进式,这就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梳理出各个段落的段意和逻辑,才能准确地答题。
    【常见考题】
    1.选文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2.为文章划分层次。
    3.分析选文的写作思路。
    【答题技巧】
    1.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2.本文先说明了……,其次说明了……,最后说明了……。
    考点四  品味说明语言
    【考点分析】
     说明文主要是用来传播知识的。要使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否则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所谓准确性,是指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字斟句酌、注意分寸,从而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地说明。
    考点五  文意转述(选择题)
    【考点分析】
     针对文意进行转述型的选择题,在做题时,首先,要培养细心审题意识,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其次,要提高辨析异同、明察秋毫的能力。看似相同的说法可能相去甚远,貌似无关的说法可能本质相同。
    常见的错误类型有:
    1.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其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2.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通(或相反)。
    3.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4.混淆模态(必然与可能):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6.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7.颠倒因果(主客):“因”与“果”错位;“条件”与“结果”错位。
    8.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9.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有些选项中的内容信息原文中可能根本没有,所以要仔细判断。
    10.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答题技巧】
    1.一找:找出原句。第一遍阅读时勾画出选项原句或表达意思相似的语句,并锁定位置。
    2.二比:咬文嚼字。反复阅读,认真比对关键词句,看看表达意思是否有偏差,或者外延与内涵是否一致。
    3.三判断:判断选项与原文意思相同与否。
    考点六  拓展延伸
    【考点分析】
      此类题型一般要求表达感悟、认识、启示、收获,或者发表看法等。“认识”有知晓、认识的含义;“看法”有观点、见解的意思;“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启示”是从启发中领悟的道理,通常是对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事理或人物身上蕴含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因此这类题可以统称为“主观表达”,就是说说你对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的认知程度以及所持的见解。这是一类常考题型,主要是综合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对象、内容及题干要求的把握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分、迁移、联想的能力。在解答这类题时,首先应仔细理解题干要求,分析题干要求和原文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然后结合原文的内容和观点,以及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述,值得注意的是,答题时一定要遵照原文意思,结合自身实际作答,尽力做到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不能任意迁移发散,而脱离原文本意。答题时主要以得出的结论作为答案,但要根据题目的提法和要求,多数情况是分条作答,有些时候要求写成一个片段。
    【常见考题】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2.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根据某一问题,提一条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题技巧】
    1.观点看法类:观点或启示+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理由。
    2.链接材料类:探究结果+结合文章和材料分析。
    3.语言运用类:紧扣文章内容,符合题目要求,语言简洁准确即可。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