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夜书所见》知识点详解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50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语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朝有成绩就能停下来的。小学阶段正是夯实语文基础的最佳时机,基础不牢的影响也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将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学习。下面,资深小学语文老师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夜书所见》知识点详解,详情如下: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作者介绍: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主要作品:《游园不值》《嘉兴界》《访隐者》《四朝闻见录》等。 字词解释: 【夜书】晚上写。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知】猜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诗词大意: 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课文主题: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捉蟋蟀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精彩赏析: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