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学教案:中国的人口(2)
http://www.newdu.com 2025/01/21 04:01:57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放一段“中国的人口”录像。 〔提问〕:从录像中我们看到中国人口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 〔出示投影〕: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总数) 〔讲解〕:我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2.953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讲解〕:出示表格: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1700997960936 人口(亿)1.480.2612.22.6 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读一读”材料,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看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思考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中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多?哪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最少?人口总数在5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哪几个? 〔讲述〕:为了比较不同地区人口的多少,我们用人口密度进行说明。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 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 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根据图表,填写“做一做”中的表格。 〔提问〕:根据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提问〕: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1)找到黑河——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3)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学生总结〕 〔讲述〕: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等省,这些地方多为平原区;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性谖鞅辈康哪诿晒拧⑿陆⑶嗪:臀鞑氐仁∏庑┑厍辔咴蜕衬?杉夜丝诿芏榷看笥谖鞑浚皆笥诟咴蜕角U馐怯勺匀惶跫⑸缁峋靡约翱⑹奔涞某ざ潭龆ǖ摹?/P>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出示投影〕:“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比(人口构成特征)” 〔讲述〕:我国的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于城市人口。2000年我国的总人口为12.95亿,其中农村人口达80739万人,占63.91%;也就是说中国有13亿人,其中有8亿农民,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也同时看到,与1950年相比,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为45594万人,占36.09%。比1995年的28.9%上升了7.19个百分点,比第四次人口普查的1990年上升了9.86%。 〔提问〕: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你认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总结〕: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新型城镇,以缩小城乡差别;为保护大城市的环境,应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建设卫星城以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 〔过渡〕:我国到海外的移民,大致分为华侨与华人两种,前者指长期侨居国外并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后者指定居国外并取得外国国籍的,又称为外籍华人。 〔讨论〕:以华侨和华人热爱国家以及他们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讲述〕:我国赞成与鼓励华侨自愿的选择自己的国籍。我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正当权益。 〔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知道了我国人口的分布、乡村、与城镇人口的差异,了解了华侨和华人的情况,这对我们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人口分布不均 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四、华侨与华人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中国的人口 第二课时 重点:人口问题及对策。 难点: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过程: 〔复习〕:复习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引出新课。 〔新课〕: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764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年份人口(亿) 17642.1 18404.1 19374.5 19495.4 198210.3 199011.3 199612.2 〔总结〕:由学生总结后,教师概括:(1)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1996年时就达到12.2亿。(2)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47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2.3倍,达到12.2亿。 〔提问〕: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前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总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提问〕:(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得出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提问〕:读下表,思考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讨论)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 约1500万人增产肉类的45.6% 增收粮食的48.5% 增产布匹的40% 新建城镇住房的30.7% 新增国民收入的20% 新设医院病房的35% 我国人口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的位次人均占有量占世界的位次 12.2亿耕地面积第4位第67位 森林面积第6位第121位 年产矿石第3位第80位 水资源总量第6位第88位 〔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 (3)我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什么好处? 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经过不同观点的辩论,使学生的思想达到一致。 〔总结〕:(1)人口的急剧增长,给我国带来的是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巨大障碍,我国大多数资源和工农业生产,按人口的平均数都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由于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还存在着多子多福、生男比生女好的思想,而且这种思想还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3)人口的控制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人民生活水平可以得到改善,环境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提问〕:上述环境、资源、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对此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讲解〕: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我们要积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五、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问题 1.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 2.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 3.我国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问题的对策 探究活动 组织一次辩论会,题目为“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分正反两方,各持一种观点展开辩论,教师起引导的作用,最后使学生明确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八年级地理教学教案:河流和湖泊概况
- 下一篇:八年级地理教学教案:地形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