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教学教案:排泄(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4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③如图,在尿的形成示意图中,左上方血液进入球小动脉,左下方血液流出肾单位,血液在肾单位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参看下表,思考: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原尿与终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终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主要成分比较表 成分 血浆(g%) 原尿(g%) 终尿(g%) 水 90~93 99 95~97 蛋白质 7~9 (微量) - 葡萄糖 0.1 0.1 - 尿素 0.03 0.03 2 尿酸 0.002 0.002 0.05 肌酐 0.001 0.001 0.15 氯化物 0.37 0.37 0.6 钠 0.32 0.32 0.35 钾 0.02 0.02 0.15 氨 0.0001 0.0001 0.14 ⑤为什么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⑥尿的形成示意图中肾小管中的尿流向何处? 活动(2),小组讨论思考题。经过讨论,请一个代表完整叙述尿的形成过程,其他组员补充,使答案完善。 希望在讨论中能提出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其它问题,鼓励同学提问,提倡组内互助。 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教师点评。 4.以小组活动的学习方式,学习尿的排出。 ①参看泌尿系统模式固,了解尿的排出路径。 ②观察膀胱的模型或膀胱的剖面图,了解尿液排出的机制。重点学习膀胱壁的结构(平滑肌)与功能(贮存尿),尿道括约肌的收缩与舒张,从而了解尿的排出。 ③通过讨论,了解排尿的意义。 5.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泌尿系统的卫生。学习的目的重在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小结:请学生概括尿的形成过程和尿的排出。 【板书设计】 四、尿的形成: 五、尿的排出: 六、排尿的意义和泌尿系统的卫生: 1.意义:①排出废物 ②调节水盐含量,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2.卫生:①适量饮水 ②及时排尿 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洁 探究活动 尿蛋白的定性检验方法 【问题】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尿液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 【假设】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设计】 (1)材料用具:正常人新鲜尿液和患有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酒精灯,试管,试管夹;2%乙酸溶液,20%磺酸水杨酸溶液。 (2)实验方法:对比法。通过加热尿液,然后滴加乙酸或者直接加入磺酸水杨酸,比较正常人与肾炎患者的尿液有什么不同。 (3)预期:如果正常人尿液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成分有不同,则用第一种方法加热正常人的尿液不会浑浊,或者浑浊后加入20%乙酸溶液后即刻消退,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会出现浑浊,加入20%乙酸溶液浑也不消失。第二种方法加入20%磺酸水杨酸,正常人的尿液不会浑浊,而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液会出现浑浊。 (4)实验过程: 方法一:加热乙酸法 ①取A、B两只试管,A试管中加入正常人新鲜尿液3毫升,B试管中加入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3毫升; ②分别将A、B两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煮沸; ③对比观察A试管略微有浑浊(或没有浑浊),B试管出现浑浊; ④分别在有浑浊的A、B试管中加入数满2%乙酸溶液进行观察,A试管浑浊消退,B试管浑浊不消退。 【方法一:结果】A试管中的尿液煮沸后出现略微浑浊,是由于加热而产生的磷酸盐沉淀而引起的,所以在加入乙酸后浑浊即消失。而B试管中的尿液煮沸后出现浑浊,由于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被加热后产生变性,溶解度降低,因而形成沉淀。在加入乙酸后变性蛋白质并不分解,所以尿液仍呈浑浊。 方法二:磺酸水杨酸法 ①取A、B两只试管,A试管中加入正常人新鲜尿液3毫升,B试管中加入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新鲜尿液3毫升; ②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0%磺酸水杨酸一二滴; ③观察A试管没有浑浊产生,B试管有浑浊产生; 【方法二:结果】A试管没有浑浊,表明A中的尿液不含有蛋白质;B试管出现浑浊,表明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实验结论】患有肾小球肾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支持假设)。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二生物教学教案:传染病以及预防
- 下一篇:八年级生物教学教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