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生物 > 试题库 > 月考 >

初二生物上册复习提纲(2)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
    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懂得举例和分辨)
    注意: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记住: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特别记住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 判断群体的行为是否是社群行为,就看它的行为是否为群体服务,如工蜂的“群起而攻之”从个体上来说是一种防御行为,从群体上来看,是一种社群行为,还有工蜂的觅食行为也是一样的情形。
    3、动物行为的研究: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懂得分辨)
    要明白做一些实验验证某一问题时的步骤:
    提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记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经过推理总结作出结论。
    那么为了减少偶然性,一般要设置一个对照组。
    ▲ 动物行为研究案例: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通过颜色卡片来验证蜜蜂的色觉。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英国籍荷兰动物学家)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联系: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