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必备:知识分类和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最终考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和应试技巧的把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提高语文成绩,名师一对一特为大家带来本期语文知识点分类和答题技巧分享。
    
    现代文文体划分:
    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很重要,很多孩子忽略这一块的学习,就导致了孩子在做阅读理解时,不知所措,甚至有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完相关练习,也就导致语文分数直线下降.今天颜老师整理这些答题技巧,希望孩子们有所收获!
    第一部分 记叙文
    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常见叙事线索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时间的先后
    6、地点变换线索
    找出其线索的方法: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三、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1、2、3、4、5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5、1、2、3、4、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1、2、X、3、4、5
    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4.补叙:在叙述的结尾,补充交代与前面情节相关的内容。1、2、3、4、5、X
    四、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 "我";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 "他"或"他们", 作用: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让人觉得客观、可信。
    第二人称:以“你”来讲述或者抒情议论。(在诗歌和讲演中较多)
    作用:面对面地倾诉会更亲切自然;或者面对面地斥责语气会显得更加强烈。
    五、人物的描写方法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角度:正面描写: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方法)
    侧面描写:以环境渲染烘托;以他人来衬托;他人的反应来衬托 (方法)
    1、 肖像(外貌)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衣着,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
    2、 神态描写(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处境、……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3、语言描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六、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背景(指自然状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衬托人物……的形象、预示人物的……命运、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七、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运用代入法)。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八、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1、结构方面: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伏笔、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点题、总结全文。
    2、 内容方面:在中间的结合需内容分析;结尾的通常是:点明中心、深化主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也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九、怎样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连贯,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连续贯通,没有阻碍。它的要求有:1、有统一的话题,包括在一个较长的单句中主语要一致。 2、有合理的句序。 3、有过渡衔接的句子。 4、构成一组整句的句式要统一。
    十、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语言的特点:(生动、形象)准确、严密、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十一、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
    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
    3、 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
    4、 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十二、概括段意
    (1) 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 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例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3:(议论文)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例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 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人称和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卒章显志、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三是幽默风趣,四是含蓄深沉。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5、修辞
    6、描写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第二部分 说明文
    一、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A、 题目B、 首段C、 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二、归纳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
    1、方法:说明中心=具体(概括)说明了某一对象+特征
    (例如:常见的说明要点是:1、生物:产地、范围、类别、形态、习性、生活环境、饲养和培育、益害等。
    2、制品:名称、材料、质地、类别、原料、形状、构造、制作方法和过程、功能、用途、使用方法等。
    3、自然现象及科学技术:定义、种类、现象、形态、成因、性质、发展变化、规律、危害、价值、结果、应用前景等。
    5、 生产实验:原料、设备、工具、流程、规模、手段、操作方法、结果、注意事项等。
    三、说明方法分类和标志
    1、分类和作用:一、举例子:具体真切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二、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三、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五、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六、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格式:被定义对象+是+种差+邻近属概念
    七、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八、作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九、摹状貌:同打比方
    十、作诠释:同下定义
    2、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3、说明性语句中事物特征的判断:①在原句中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
    ②在原句前找到或归纳出事物特征
    ③在原句之后有表归纳总结的词语(例如:总之;表明)即可判断有事物特征。
    4、说明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按人们的认识规律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特点到用途、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
    注意: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说明性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2、方法:⑴修饰、限制性语言:用删除法,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例1:苏州园林里的建筑几乎都是对称的。
    不能删去;先解释,后结合具体内容谈在文中的作用,再说删去后具体有什么不好(不符合实际);最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据专家估计、猜测”: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首先专家的估计、猜测强调的权威性,其次仅是估计和猜测,有待进一步的论证考察,说话留有余地,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说明文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的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生动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三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 ②鲜明 ③简洁
    归纳论点的方法:1、标题2、文章开头3、结尾4、中间: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②根据总结性的词找到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二、论据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1、真实性。 2、典型性。)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一、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具体典型有力地论证了某一论点。
    二、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三、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四、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论点,使说理更鲜明。
    类比论证、归纳论证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2、议论文中时而也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3、议论中的抒情,作用: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四部分 小说
    
    Copyright © 2004-2016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