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二试题库 > 月考 >

初中语文:三峡导学导练题及答案


    一、学习导航
    学习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散文《三峡》。你会从文章优美意境中激发丰富的想象领略三峡景色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你会享受到山水游记杰作奇妙的整体布局,语言的精妙纯熟,描写的形象逼真,面前展现的是长江三峡的壮丽画卷;你会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热爱祖国的感情在你心里潜滋暗长。你会发现作者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
    【小链接】《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是“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句注释中的一段。《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这部书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也有说是汉代桑钦撰写)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我们必须分清楚《水经》与《水经注》是两部书,不可混为一谈。
    二、预习学法导引
    1、找资料或上网查查看,郦道元是什么人?《水经注》是什么作品?三峡在哪里?
    2、读课文前,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象一下古代的三峡的山水是什么样子?读完课文比较一下,哪些是你没想到的?再感受一下课文对三峡描绘的奇特之处?
    3、学习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
    4、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本文写景的结构层次,并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
    5、文章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语言精美的特点。涵咏品味,能联系课文举例说说吗?
    三、美文欣赏
    (一)、布局精妙,匠心独运,由山而水,绕水组文。
    【悄悄话】两山夹水是为峡。本文是通过描写三峡四季山水景物来展示三峡的万千气象的。那么,仅仅百余字,何以穷尽四季之美呢?全在于文章的布局。
    作者落笔先写七百里山势,而后一个“至于”转入对三峡夏季的描写,把那迅猛的水势写得如在眼前。由山到水。恰因山高江窄故而夏水最猛,这是最富有三峡特色的景观,自然就放在前面。那后面为什么不按季节的顺序来安排呢?峡之美在水。之所以先春冬合写,然后独记秋天,也是按着水势的涨落来处理。夏日水猛,春冬风平浪静,秋日水枯,如此,顺势而下,一气呵成。
    【试试看1】将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试试看2】课文第二部分写三峡的四季,却没有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而是先从夏季写起,而且春冬景色合在一起写,这样安排合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语浅情深,简练生动,容量巨大,味道深邃。
    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确,尤其是古汉语,常有一字千钧之力。这篇文章只用了155个字,就把七百里三峡的壮美风光描摹得活灵活现,而且四季俱全,山水草木人物动物样样不少,语言的巨大力度由此可窥见一斑。同时,又不是简而无味,相反,生动形象。
    夏日,江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壮观不已;春冬时节,山水宁静,斑斓多姿;秋日里,萧瑟之味不免凄神寒骨……
    写山,“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八字写出山的高峻,“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十个字道尽山陡江窄;写水,“沿溯阻绝”四字写全水的凶险,“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见水流之迅速;写景,“清荣峻茂”四字四景,趣味无穷,而“高猿长啸”则即刻从欢快进入了悲凉;写人,一句渔歌,唱尽千年酸辛……
    【试试看3】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 (三)壮丽多姿,美不胜收。四时不同,各有千秋。
    三峡之美,是一种壮丽之美,既有那粗犷豪放,又有那细腻婉约。七百里群山绵延逶迤相连无缺,重岩叠嶂,足能遮住蓝天和太阳。何等的险峻!不只山高,而且水流极其窄,不到正午,看不见太阳,不到半夜,瞧不见月亮。
    在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船只全被阻绝。真有紧急命令,那真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比骑着骏马,驾着长风还要快。惊心动魄,不言而喻。
    春冬季节,白色的浪花在清流里回旋,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草木的样子。高峻的山崖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那些瀑布,飞流直下,穿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好不美丽、有趣!
    到了秋天,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寞。常常有些在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那叫声连绵不断,音调也凄凉怪异,在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回音,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民们有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真让人泪下沾襟。
    夏的豪放,春冬的多姿多彩,秋天的悄怆幽邃,这就是三峡。
    【试试看4】《三峡》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四、名段阅读指导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景。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峭,高耸入云,故为“绝巘”。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紊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谖;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五、自主品读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明确作者描写对象的主体。
    【指南针】课文先总写三峡地貌特点,再分写三峡四季景色。“峡”者,两山夹着的水道也。文章描绘的景物自然以“山”、“水”为主体,理解、读背这篇课文,自然也以“山”、“水”为线。
    2、请找出文章中描写“山”的语句,用“从……我们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的句式做一点简要的分析。
    【指南针】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以看出三峡的“山”夹江对峙、绵延不绝;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以看出三峡的“山”高峻挺拔、雄伟壮丽;从“绝谳多生怪柏”可以看出三峡的“山”秀丽幽雅、郁郁葱葱……
    【思维小链接1】文章除了直接描写“山”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山?
    【试试看5】用分析三峡的“山”的方法,品读三峡的“水”,找出语句并做分析。
    【思维小链接2】文章除了直接描写“水”的语句,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三峡的水?
    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指南针】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试试看6】一山一水总关情,透过文章对山水的描绘,我们的心也同作者一起跳动。说说我们体会到的作者的心情。
    4.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指南针】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隆”、“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思维小链接3】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