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5/01/18 05:01:3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共26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h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颠沛(pèi)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āi )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 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 鞠恭铁锈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依次填人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④有人在外的家属一时陷入恐慌,四处 新信客,怎么也找不到。 ②此后,我就更其 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 ⑧这些日子,家中 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物色 搜集 光景 C.物色 收集 情景 C·查询 收集 光景 D.查询 搜集 情景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老王》一文描写老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写他的“善”;二是写他的“苦”。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C、《背影》一文的语言朴素平实,《台阶》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信客》的语言既质朴又典雅,而且文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佳句。 D、《背影》的作者朱自清说他写本文是因为离家太久,为思念父母而写,文中所写不是真实的事。 8、选出句子表达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B.通过两个月的实践,终于使他能够熟练地操作机器。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 9.根据课文填空和默写。(7分) ⑴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 _。(1分) (4)《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 , 。(1分) (5)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1分) 10..语言运用题。(3分) 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两句,使它组成排比句。(3分) 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_ ,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共18分) 阅读文段,完成第11—16题(18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 请在文中三个空缺处填上准确的动词。(3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请你抄出“父亲爬月台不容易”的句子,并从父亲和“我”两个角度分析,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1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7.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缘溪行( ) (2) 渔人甚异之( ) (3)便要还家( ) (4)不足为外人道也( )(5)便扶向路( )(6)欣然规往( ) 18.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D.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19.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 2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见渔人,乃大惊”表现桃花源中人对外界来人突然出现的惊奇,也反映了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长期隔绝的社会。 B.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富足平和的社会。 C.桃花源中人盛情款待渔人,是想将渔人留在桃花源,和他们一起生活。 D.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四.课外阅读。(10分) 奥斯威辛的风 高洪波 2004年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能否到奥斯威辛一看?说这话时,我不知道奥斯威辛距华沙有多远。更不晓得东道主的具体安排。波兰作协主席马列克沉吟着,翻译胡佩芳大姐也没接话茬儿。 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华沙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员的庄园里举行的诗人聚会让我领悟到老欧洲物独特魅力,而“华沙之秋”诗歌节在肖邦公园举行,诗意便愈加浓了几分。可我仍惦记着300公里以外的奥斯威辛。 10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我终于踏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那一天早晨秋雨绵绵,出门还带了伞,及至抵达奥斯威辛,却陡然狂风大作。胡佩芳姐说,奥斯威辛是个奇怪的地方,参观者常碰到阴雨连绵。她并没有陪我到奥斯威辛,她说她受不了心灵的折磨! 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参观,毒气室、焚尸炉、铁丝网、岗楼、纹刑架,还有一个小院子里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在27楼展览馆,我见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犹太妇女和儿童在德军枪口下高举双手,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中满是天真和无奈。这一幕极其令人震骇!在焚尸炉前,我和一群中学生共同走过,孩子们默默无语,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却陡然出现几句诗: 此刻,我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 迅速汲满了历史的汁液, 我的指尖也开始流泪, 为人类在那一个年代的无助与悲伤。 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过,秋风卷起落叶,风中有一种嚎叫和呻吟。在奥斯威辛,这人类为了消灭人类而手造地狱里,我感到寒意袭人,是噩梦又是现实。真的可能是因为奥斯威辛长眠着100多万遇难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压抑、魔一般的恐怖,以及变幻无常的气候。 风仍在高天咆哮,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我的衣衫,我不知道这愤怒的风起于何处又生于何时,只感到脚下的土地也在风中战粟,铁丝网和绞刑架在风中摇晃,集中营的游人们,想必心底的风暴更远胜于自然界的狂风罢! 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行文字:“欧洲,一个美丽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学生的簇拥下,我走在奥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种逃亡的感觉。” 当天我见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国女留学生,她说曾经陪同一个代表团参观过奥斯威辛,然后连续难受了两个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由何敢联想到在波兰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胡佩芳大姐,她们对奥斯威辛的拒绝,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地狱的别称,正像美国总统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的论坛上说的:“在欧洲的死亡集中营里,有人犯下了人类所不能想像的最严重的罪行。我们必须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这里感谢那些将我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解放者,同时我必须有勇气阻止那些邪恶卷土重来。” 奥斯威辛是个小镇,建镇在800年前,二战前被称为波兰的“犹太人城”,因为当时的1.23万人口中有7000名犹太人。现在小镇有些不堪历史重负,因为人们无法想像小镇如何在一个巨大的公墓旁生存。 这当然仅只是游客的见解,事实上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 23.文章开头二节写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的有关情况,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 “我的心底”陡然出现的几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为什么胡大姐她们会“拒绝”奥斯威辛,而“我”参观时也“有一种逃亡的感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作者说“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了上文,你想说些什么?结合文章的主题,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5分) 第一个吃螃蟹是一种勇气;神农氏尝百草是一种勇气;大胆亮出不同的观点是一种勇气;只身出外闯荡是一种勇气;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主动选择放弃是一种勇气……勇气常闪亮在你不经意的生活中。请以“勇气”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卷
- 下一篇: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古文检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