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分析样题语文试卷(2)


    “浩浩乎!凭啥无垠,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
    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
    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
    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巍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破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
    12.选文第一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作者写自己“热泪盈眶”,你理解他为什么流泪吗?(2分)
    13.选文第二部分“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和品质?(2分)
    14.请写出第二部分选文中与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语句。(2分)
    1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
    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16.选文第二部分分别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请分别说说两段引文的作用?(4分
    )
    (三)阅读短文,完成17—21题。(16分)
    乡下母亲不识字
    ①母亲托老乡捎来一双棉鞋。我打开包裹,取出棉鞋时,发现鞋子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
    件棉袄,两床叠在一起的棉被,还有几粒用斜线划去的药丸。看着纸上的铅笔画,隐隐约约的,有许多反
    复擦拭的痕迹,于是想到母亲僵硬龟裂的手,握着细细的铅笔和橡皮,一次又一次,不知弄了多久才画成
    。我的眼角不觉潮湿了,说不出的一阵心酸。
    ②老乡拿过纸条一看,很是不解地问我:“你妈这画是什么意思啊?”我有些哽咽地说:“我妈讲
    ,天气冷了,多加些衣裳,晚上盖两床被子,记得睡觉前掖好被角,不要着凉感冒了。”他听后,惊奇万
    分地望着我说:“你竟然能懂你妈的意思呀!”
    ③我心中五味杂陈,告诉他,像这样的纸条,母亲几年前就“写”过。高三那年,为了能多些时间
    在学校复习功课,我两个月都没有回过家。母亲便托到镇上赶集的乡亲,送来生活费。那人临走时递给我
    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
    ④当时,正是课间,走廊里挤满了同学。大家全好奇地盯着我手上的小纸条。一个家住镇上的调皮
    男生,飞快地掠过我身旁,从我身上抢走纸条,跑到教室,站在讲台边打开了,他神情怪异地看了几秒,
    随后向我扬起纸条,嘲笑地喊道:“你妈画的是什么东西啊?你妈不识字呀!”
    ⑤顷刻,我满脸通红,迅速地奔上讲台,夺过纸条,看见纸上画着: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头猪
    ,还有一沓厚厚的人民币。刹那间,泪水不停地在眼眶里打转。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
    ,居然会想出这样的一种方式告诉我:家里有钱,在学校不要苦着身体,多吃些水果和鸡蛋,到食堂多买
    些荤菜。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纸上,开始大哭。随后,我站在讲台前,高高地举起这张画纸,并
    大声地将母亲的“叮嘱”读了出来。
    ⑥台下的很多同学,包括抢我纸条的那个男生在内,都哭了。坐在最前排的一个女生泣不成声地说
    :“我妈也不识字,但她照样能表达出对我的爱。”拐角里,平日沉默不语的一个男生,也站了起来,大
    声说:“为了乡下那些不识字的母亲们,我们更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读书!”顿时,教室里一阵沉默,大
    家都悄悄地把头埋进书本……
    ⑦如今,时隔急年后,再次看到这样的画纸,我的心里依旧有一股暖流汹涌澎湃。我的母亲——一
    位目不识丁的乡下妇人,为了一份牵挂送给远方的儿子,竟这样千方百计,不辞辛劳!
    ⑧虽然乡下的母亲不识字,可是浓浓的母爱却能飞越千山,跨过万水,抵达儿女的心间。
    17.阅读全文,说出标题“乡下母亲不识字”的深刻含义和作用。(3分)
    18.第③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19.品味语言(6分)
    (1)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对人物哪些方面的描写,结合语境说说有何表达效果。(3分)
    看着纸上的铅笔画,隐隐约约的,有许多反复擦拭的痕迹,于是想到母亲僵硬龟裂的手
    ,握着细细的铅笔和橡皮,一次又一次,不知弄了多久才画成
    (2)说说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顿时,教室里一阵沉默,大家都悄悄地把头埋进书本……
    20.本文作者用“虽然乡下的母亲不识字,可是浓浓的母爱却能飞越千山,跨过万水,抵达儿女的心间。
    ”一段话作为全文的结尾,有人认为可以把这段话放在文章开头。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最合适,请说说理
    由。(2分)
    21.人们常说:母爱伟大,父爱深沉。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和联想?请联系实际作答。(40字以内)
    (3分)
    三、作文(30分)
    “你好。”“你怎么了?”“你认为呢?”……只要每天开口说话,“你”字就必定会用到
    。“你”也许是亲人、师友,也许是同学、竞争对手,也许还是陌生人;“你”也许还可能是不可或缺的
    物品,是某种情感精神……总之,生活中离不开“你”。请以“离不开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
    书写(3分)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