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初中语文 > 初一试题库 > 月考 >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①.《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 的巾帼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 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⑦.诗中的“ 、 ”一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该成语的意思是: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写出下面诗句的大意。
    ①.爷娘问女来,出郭相扶将
    ②.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能力提升]
    (一)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二)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