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教学教案:地形的变化(2)
http://www.newdu.com 2025/01/22 09:01:57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教法建议 “地形为什么变化”仍然结合学生已熟悉的实例,例如: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从海洋变成高山?为什么台湾海峡会从陆地变成海洋?是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引出内力作用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里可以以喜马拉雅山和台湾海峡的海陆变迁为例,讲述地壳运动对地形的影响。也可以选学课文“褶皱和断层”,讲解地壳运动对地形的作用。具体步聚如下: 1.观察书页受挤压变形的实验,让学生讲讲书页为什么会发生变形(受到力的作用)。 2.利用四幅褶皱、断层的示意图和景观图,讲清褶皱、断层的原因,辨别褶皱形成的山和断层形成的山。 3.组织讨论“想一想”:(1)两个板块碰撞推挤时,岩层会发生什么变化?喜马拉雅山系是怎样形成的?(2)断层形成的山,边缘往往是陡崖,这是什么原因?所有这部分内容必须用形象直观的图帮助学生理解。 而这样的运动一直都在发生,但很难被我们感知。世界上有哪些地壳运动我们能够感觉到呢?转入显著的地壳运动表现形式:火山、地震。 有关火山和地震的知识,可让学生联系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地震、火山知识、来讲述火山、地震的发生原因。通过两幅火山、地震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火山、地震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局部地形发生急剧变化。并读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读图了解: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说出环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观察分析四幅图,了解风、流水、冰川、海浪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最后总结:列表讲解,说明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class=Normal width=108> class=Normal width=180> 促使地形变化的内部力量 class=Normal width=147> 促使地形变化的外部力量 class=Normal width=108> 力的表现形式 class=Normal width=180> class=Normal width=147> class=Normal width=108> 促使地形变化的结果 class=Normal width=180> class=Normal width=147> class=Normal width=108> class=Normal width=180> class=Normal width=147> 关于“地形的变化”的 教学设计示例 〈 教学重点〉地形的形成;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 阅读各类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或实物教具,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 〈 教学过程〉第三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地形的变化 (导入):你们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传说中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多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就我们个人的人生的阶段,是不可能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但从发展变化的角度看,你认为沧海能变成桑田吗?你能提供出证据吗? (学生活动)请思考这几个问题: 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这里过去是什么状况? (总结)这些事实说明今天的地表形态,都是经过漫长的 历史时期不断演变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变化着。 class=Normal width=157> 海陆变迁 class=Normal width=187> 实 例 class=Normal width=180> 证 据 class=Normal width=157> 海洋——陆地 class=Normal width=187> 喜马拉雅山 class=Normal width=180> 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初一地理教学教案:世界的人口问题
- 下一篇:初一地理教学教案:气温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