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教学教案: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2:11:0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通过演示实验分别介绍了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好演示实验,并积极引导学生对演示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逐步深入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目的 1.通过演示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 2.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光合作用的公式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 3.使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所需原料、条件和产物的演示实验。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教学难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和讲述相结合。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光合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装置。(放在各班教室向阳的窗台上,让学生观察产生和收集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3.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结果。(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的银边天竺葵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我们已经了解了叶的形态和结构,知道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的生理活动,我们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什么原料、条件,有什么产物,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引出课题:第三节有机物的制造—一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板书) 教师指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板书) 启发思考:光合作用是否还有其他产物, 教师把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装置由教室的窗台移到讲台桌上。并加以简单介绍。 问:根据平时的观察,看到金鱼藻在光照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有气泡产生) 启发思考:光照下金鱼藻产生的气体会是什么气体?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来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教师进行气体检验示范之后,问:将要熄灭的小木棍遇到该气体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重新燃烧) 问:这种现象说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结论:氧气。(板书) 启发思考: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产生氧气都需要什么原料呢? 二、光合作用的原料(板书) 教师出示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指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以及实验的简单过程。 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要求回答: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 问: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两套实验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要求回答: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比乙装置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教师展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摘自甲装置内的叶片,经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未被染成蓝色。而摘自乙装置的叶片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必须有二氧化碳参加,绿叶在光下才能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板书) 教师指出:经科学家实验证明,没有水参加,绿叶在光下也不能制造淀粉。 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水。(板书)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都可以说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除此之外光合作用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三、光合作用的条件(板书) 教师出示盆栽银边天竺葵。 问: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为什么是白色的?(要求回答:叶片边缘的细胞里不含叶绿素。) 启发思考:将经过光照的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和碘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叶片中部原是绿色的部分被碘液染成了蓝色,而白色的边缘部分未被染成蓝色。 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最后概括。) 结论:绿叶有叶绿素的部分经光照才能产生淀粉。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叶绿素。(板书) 启发思考:光合作用为什么需要光? 教师对有关能量的问题作出形象的解释之后,指出: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就是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等原料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分别了解到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等内容。现在全面的总结一下什么叫光合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