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综合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7 01:09:3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选出对“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山峰和路转回来了,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B.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凌空架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 是醉翁亭。 C.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D.山峰和路转回来了,有座亭子凌空架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就是醉翁亭。 19.下列几项都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文章写了三种“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B.第三段写宴饮之乐,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酒宴之丰盛豪华。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D.“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 20.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佳木秀而繁阴”写春,“野芳发而幽香”写夏,“风霜高洁”写秋,“水落而石出”写冬,句句落实,一字不虚。 B.本文很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其中有景物和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有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如“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有人物和人物的动静对比,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本文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都不乱,主要原因就是作者手中有一条线,那就是滁州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乐。 D.文中善用对偶句描写,抑扬顿挫,音韵谐美。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一写早,一写晚,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二、解释加点词(10分,每空1分) 1、伐竹取道( ) 2、蒙络摇缀( ) 3、四面竹树环合( ) 4、增其旧制( ) 5、衔远山,吞长江( ) 6、前人之述备矣( ) 7、浊浪排空( ) 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9、云归而岩穴暝( ) 10、颓然乎其间者( ) 三、根据提示默写下列诗文句子。(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2)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3)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采菊东 篱下,_________________。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 (7)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________。 (8)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9)生活有悲喜,人生有起伏。我们面对这些悲喜交加、起伏不定的生活应该淡定,泰然处之,就像范仲淹所言: , 。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回答) 四、作文(40分) 附加题:(10分) (一)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选自《柳河东集》) 1、按要求完成下面三个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 ②吾腰千钱 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⑴①渡 ③腰中缠着 ⑵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2、示例:要善于取舍,在金钱于生命之间,生命更重要,因此不能因一件小事而断送性命。 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 更多初二语文、初二数学、初二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备考资料,请关注中 考网!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发布2015年中考最新信息,助大家学习一臂之力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八下语文第二单元同步复习题
- 下一篇:2014苏州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