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理小常识:《光现象》学习中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0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编辑整理《中学生物理小常识:《光现象》学习中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广大学子及家长发布最新的初二资讯动态,各大中学学校信息简介等信息,方便考生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一、眼睛与光源 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如太阳、萤火虫、蜡烛等。但人眼不能发光,不是光源。它只能让物体射来的达到一定强度的光,经其晶状体和玻璃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该像刺激感光细胞使之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人的视觉。所以我们在白天或夜晚有光的地方能看见许多物体,而在漆黑的夜晚却什么也看不见。 二、光年、光线与法线 光年不是年,并非是一个时间单位。它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传播的距离,所以它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在天文学中。由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 =3.0×108m/s,所以1光年=9.46×1015m。 光线是人们为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而引进的一个物理学概念,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但不能就此认定光源发出的光就是由一根根的线条组成的,光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 法线也是为了研究问题而假想的一条直线,它是决定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间关系的一条辅助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在作光路图时,法线要画成虚线。 三、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 几何光学中的这三类角都是指某种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能误看成是与反射面的夹角。所以,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反射面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与法线重合,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而不是90°。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情况。当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时,反射光线会沿同一方向平行射出,这就是镜面反射,比如黑板反光。而发生漫反射时,因其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当平行光射到这种粗糙表面时,其反射光线会朝向各个方向射出,看似很乱,但是每条光线仍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漫反射不是“乱反射”。 五、像与影 像是物体射出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界面直射、反射或折射后会聚成的与原物的形状、颜色相似的图形。如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像有虚、实之分。 影子的形成则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了光线),而在该物体后面形成的阴暗区域,它反映的是物体的边缘轮廓而不是物体的具体形状。它不但没有色彩,也不能判断物体的相关性质、特征等。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水中的倒影”、“电影”中的“影”,实际上是物体的像,并非影。 六、实像与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直射光线、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既能用光屏承接,也可用眼睛看到。因直射光线、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发生了上下变化,故实像都是倒立的。如小孔成像、投影仪和照相机成的像。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成虚像的位置并不存在实际光线,因此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观察。虚像都是正立的,并且像与物的左右相反。如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平面镜和球面镜里所成的像。 七、会聚与发散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这里的“会聚”、“发散”具有相对意义。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体现在除穿过光心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外,其它光线经透镜后,相对于入射光线都有向主光轴靠拢的趋势,但并非一定要聚成一点才算会聚。如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发散光线经其折射后变成平行光,虽未聚成一点,但相对入射光线已经聚拢了许多。同样,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发散一些,也不能机械的理解为“一定要使光线发散”。如指向凹透镜另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为平行光,并非是发散光。 八、正立与倒立 像的正、倒都是相对物体说的,不是相对观察者而言。以物体的状态为标准,若像的状态与物体的状态一致,则说像是正立的(如人在穿衣镜里所成的像);若颠倒,则说像是倒立的(如景物在照相机里所成的像)。另外,实像相对于物体,不但上下是倒立的,而且左右互置。 九、“缩小的像”与“像变小” 这二者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缩小的像”是像与物之间的比较,是指物体所成的像的大小相对于原物而言,像比物体变小了;而“像变小”是指物体后一次成的像相对于前一次成的像而言变小了,这是像与像之间的比较。同样,“放大的像”与“像变大”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