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积累与运用(202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2-06-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山水诗源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邀请你加入“瓯江山水诗路”主题短片制作团队,请参加下面的活动(16分)
    活动一:搜集资料
    1、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1)-(3)题。(4分)
    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出奇。            , 孕大含深,从古至今引发无教文人墨客jìng(    )相吟诵,为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语境。 
    (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
    (1)听记的同学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yuān(  )源    ②jìng(    )相
    ⑵两位同学对“变□ 出奇”一词的写法产生分歧,请为处选出恰当的汉字。(1分)
    A.换    B.幻
    (3)听记的同学没听清楚“     ”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怡当的短语。(1分)
    A.秀山丽水    B.山清水秀
    活动二:撰写文案
    2、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4 分)
    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    ⑴     ”(吴均《与朱元思书》)。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    ⑵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    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     ⑷      ”(李白《送友人》)的绵邈。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
    活动三:学习取景
    
    3、小组用上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4分)
    A.王湾《次北固山下》    B.李白《渡荆门送别》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活动四:学习取名
    4、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4分)
    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
    山水诗源(16分) 
    1、(1)①渊 ②竞 (2)B  (3)A 
    2、(1)天下独绝   (2)杏花疏影里   (3)会当凌绝顶   (4)落日故人情 
    3、示例一:我选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幅作品借游子的行舟与清丽的江水,表达淡淡的羁旅之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幅作品借广阔的江面和高悬的船帆,表达开阔的心境与雄放的激情。 
    示例二:我选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幅作品借苍茫的江面与远行的扁舟,表达思乡怀人的诗情。 
    示例三:我选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幅作品借苍劲的枝条与争流的百舸,表达乐观进取的诗情。 
    4、示例一:我选A.《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与心路历程。书名运用比喻的修辞,“朝花夕拾”比喻旧事重提,将纯真美好的童年比作“朝花”,“夕拾”蕴含着作者对过往生活的珍藏与难寻少年心的怅惘。书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温情怀恋,含蓄而富有诗意。 
    示例二:我选 B。《海底两万里》创造了神秘船长驾驶潜艇、探索海域的科幻传奇。书名设置悬念,“海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两万里”既与情节相关联,又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激发阅读兴趣。书名暗含着鼓励探索世界、歌颂冒险精神的主题,深刻而引人入胜。 
    示例三:我选C。《红星照耀中国》报道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红军的工作与生活情况。书名运用象征的手法,用“红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照耀” 是中国共产党勇敢拼搏光辉品质的外现,也意味着红色革命必将取得全面胜利。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革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人文诗脉(9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