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差半车麦秸(节选) 姚雪垠 他是一个顶有趣的庄稼人。他从入伍的时候起,就成了我们最有趣的好同伴,一直到他昏昏迷迷地躺在担架上离开我们。他走了以后,我们不断地谈着他,想念着他。队长保存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爱人的情书似的,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 差半车麦秸还没有挂彩的时候,一天到晚他总噙着他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烟。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边,蹲在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原野,当然,噙着他的小烟袋。隔很长的时间,他把两片嘴唇心不在焉地吧塔一咂,就有两缕灰色的轻烟从鼻孔里呼了出来。同志们有谁走到他的眼前,问他:“嗨,差半车麦秸呀, 你是不是在想你的黄脸老婆哩?”这时,差半车麦秸的脸皮就微微地红了起来。 有时候差半车麦秸并不想念他的女人和孩子,他用一种抱怨的口气望着田里说:“你看这地里的草呀,唉!”他大大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再把下边的话和着烟雾吐出来:“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地做活,好好的地里哪能会长这么深的草!” 他的小烟袋正像他本人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我看见了他的小烟袋,就不由地想起来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个寒冷的黄昏,忽然全队的弟兄们兴奋得发狂一般地呐喊着跳到天井里,把一个新捕到的汉奸同队长密密地围了起来。汉奸两只手被绑在背后,脸黄得没一丝血色,两条腿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颈后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一根小烟袋,头上戴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 队长手里拿着一面从汉奸身上搜出来的太阳旗,他表情严肃,像一尊铁人。同志们疯狂地叫着: “呵!打扮得多像庄稼人!” “老爷,俺是好人呐!”汉奸颤抖着替自己辩护,“我叫王哑,人人都知道的。” “是小名字吗?”队长问,左颊上的几根黑毛动了几动。 “是小名字,老爷。小名字是爷起的,爷不是念书人。爷说起个坏名字压压灾星吧。……” “你的大名字叫什么?” “没有,老爷。爷说庄稼人一辈子不进学屋门儿,不登客房台儿,用不着大名儿。” “有绰号没有?” “差,差,老爷,„差半车麦秸‟。” “嗯?”队长的黑毛又动了几动。“差什么?”“„差半车麦秸‟,老爷。” “谁差你半车麦秸?” “人们都这样叫我。”“哑巴”的脸红了起来。“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他一口咬死说我不够数儿……” “哈哈哈!”同志们都笑了起来。 队长不笑。队长一步追一步地问他的家乡、居住地和当汉奸的原因。 “俺是王庄人,”“哑巴”说,“是大王庄不是小王庄。北军来啦,看见屋里人就糟蹋,看见外厢人就打呀,砍呀,枪毙呀。小狗子娘说:„小狗子爹呀,庄里人跑空啦,咱也跑吧。跑出去, 唉,一天喝一碗凉水也是安生的!‟俺就带着俺的屋里人跟俺的小狗子跑出来啦。小狗子娘已经两天两夜水米没打牙,肚子两片塌一片。小狗子要吃奶,没有,就吱咩咩地哭着……” 被绑着的农人把头垂下去,有两行眼泪从他的鼻凹滚落到了嘴角。我们的队长用低声命令说: “说简单一点吧。你说你为什么拿着小太阳旗?” “老爷,小狗子娘说:„小狗子爹呀,处在这兵荒马乱的年头儿,咱们死了没要紧,可是能眼巴巴地看着小孩子饿死吗?‟是的,老爷,小孩子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凭啥饿死呢?小狗子娘说: “你回去吧,到庄子边把咱地里的红薯挖几根拿来度度命,全当是为着救救小孩子!‟大清早我回去了一趟,可是高庄子还有二里远,有几个戴铜盆帽子的北军就开枪向我打起来,我又跑回来啦。回来听着小狗子在他妈怀里吱咩咩,吱咩咩……”他开始哽咽起来,不能够再说下去了。 “不要哭!”队长低声又命令说,“因此你就当汉奸了,是不是?” “鬼孙才是汉奸呐!我要是做了汉奸,看,老爷,上有青天,日头落——我也落!”差半车麦秸耸了耸肩膀,继续说下去:“别人告诉我说,拿一个太阳旗北军就不管啦。小狗子娘自己做了个小旗交给我,她说:„小狗子爹,快走吧,快去快回来!‟老爷,你想,我是中国人还会当汉奸吗?小狗子娘真坏事,叫我拿他妈的倒霉的太阳旗!狗皮膏药似的!”他一边哽咽着,一边愤怒地咬着牙齿,一边又用恐惧的眼光看着队长。 队长又详详细细地盘问了一会儿,渐渐松开了脸皮,不再像一尊铁人了。他终于吩咐我们把差半车麦秸手上的绳子解开。 隔了一天,刚吃过午饭,我又看见差半车麦秸在我们的院里出现。队长告诉我们说他已经加入我们的队伍了。我们大家高兴得疯狂地叫着,跳着,高唱着我们的游击队歌。可是差半车麦秸一直老老实实地站立着,茫然地微笑着,嘴里噙着一只小烟袋。 1938 年 4 月初写于武汉旅次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差半车麦秸”原本是个本分的庄稼人,无奈因日军侵略失去了家园和土地而导致流离失所,因生活所迫当了汉奸。 B.“差半车麦秸”被抓后,游击队的兄弟都想要枪毙他,这说明当时的游击队员身上有像阿Q 一样的劣根性。 C.“差半车麦秸”和队长的对话,能够表现出他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也自然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所遭受的疾苦。 D.“差半车麦秸”加入游击队后,队员们都高兴得疯狂地叫着跳着;可是他却茫然地微笑,说明这时他对游击队还不信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语言很有特色,善于运用鲜活口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既风趣幽默,又典雅生动。 B.小说无论是对主人公“差半车麦秸”,还是对次要人物游击队长都有生动传神的细节刻画。 C.小说既写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又呈现出具体的场面,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D.小说几次细致描写“差半车麦秸”噙着他的小烟袋,起到了“小细节、大印象”的作用。 8.茅盾在《八月的感想》中给予这篇小说很高的评价,认为小说描写的“差半车麦秸”其实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一个缩影。请结合文本分析他的形象特点。(4 分) 9.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 分) 答案: (二)(16 分) 6.(3 分)C(A.“差半车麦秸”没当汉奸。B.说明当时的游击队员像阿Q 一样身上有劣根性错误 D.说明这时他还不信任游击队错误) 7.(3 分)A(“风趣幽默,典雅生动”错误) 8.①胆小老实。憎恨日本人但不敢反抗,被抓后吓得几乎站不住。②愚昧憨厚。为了家人活命,拿着妻子做的太阳旗出去寻吃的。③淳朴善良。参加了游击队后时时惦念着家乡和土地,饱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评分参考】共 4 分,答出一条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运用倒叙手法。先交代“差半车麦秸”牺牲及战友们对他的怀念,设置悬念,然后回顾他被误抓后参加游击队的全过程,饶有趣味。②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不仅能增强真实性,而且可以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生动地刻画“差半车麦秸”形象。③以小烟袋为线索串联故事。小说开头写游击队长保存他的小烟袋像保存情书一样,中间多次写“差半车麦秸”噙着小烟袋的细节,最后又以小烟袋结尾,构思严谨而巧妙。 (答通过对话形式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以) 【评分参考】共 6 分,答出一条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