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鱼我所欲也》《睽车志》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4-0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7-10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①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遗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②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闭。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③,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④如此,是大可笑。适⑤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
                                                           (节选自宋·郭彖《睽车志》,有改动)
    【注】①丐:乞讨。②褐:粗布衣服。③营营:内心不安。④方寸:内心。⑤适:恰巧。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尔而与之         ②所识穷乏者我与
    ③则更出          ④因一锁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弗得死         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B.万钟我何加焉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醉翁亭记》)
    C.衣以出         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D.忽自悟一袍故    徒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自 得 袍 之 后 不 衣 而 出 则心 系 念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唐雎不辱使命》)
    10、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4分)
    (1)朗读下面句子时,加点词该用什么语气?(2分)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嘻,吾几为子所累!                  
    (2)对于他人的给予,【甲】【乙】两文中的“乞人”最终都选择了拒绝,这样的选择分别反映了他们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
    7、⑴①踩踏   ②同“德”,感恩、感激  ③用完,用尽  ④买     ⑵ D
    8、自 得  袍  之  后 / 不  衣  而  出  /则  心  系  念  (2分)
    9、(1)(富人)过了几天见到他,他却像以前一样穿着旧粗布衣服。(2分,“越”“故褐”“如初”是踩分点)
    (2)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分,“虽然”“于”“易”是踩分点)
    10、(1) ①疑问语气(反问语气)  ②感叹语气
    (2)甲文中的“乞人”拒绝嗟来之食,可见他视尊严(义)比生命更为珍贵(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
    乙文中的“乞人”接受赠送的衣服后又拒绝,反映了他不愿为物质所牵挂、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2分,1人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