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常德丝弦是湖南丝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集“说”“唱”“表”为一体的说唱艺术,以“唱”为主,“说”“表”为辅( )。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即有金gē( )铁马,也有花前月下。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唱词的雏( )形。2006年5月20日常德丝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丝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其自成一格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极具保护价值,但由于缺少专业表演团体,加上老一辈丝弦艺人相继辞世,有100多首曲调已失传等多种因素,现已处于凋敝、频危状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作修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段的内容,可知“辅”应读“fǔ”,“雏形”的“雏”应读“chú”,“金gē铁马”写作“金戈铁马”。 (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修改。根据对字词字形的掌握,结合语境可知“即有”,应改为“既有”,“频危”应改为“濒危”。 (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缺少专业表演团体”“老一辈丝弦艺人相继辞世”是“有100多首曲调已失传”的原因,因此“等多种因素”应放到“相继辞世”后面;“现已处于凋敝、濒危状态”缺少主语,在“现已处于”前加上“常德丝弦”。 【解答】答案: (1)fǔ 戈 chú (2)“即”改为“既”,“频”改为“濒”。 (3)“等多种因素”应放到“相继辞世”后面;在“现已处于”前加上“常德丝弦”。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3分)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处于起步阶段的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 ②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快走,可以慢跑,可以走跑结合,亦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 ③专家建议,运动可以从跑步开始,经济实惠又简单易行。 ④说起运动方式的选择,那也是有学问的。 ⑤有些人用力过猛,剧烈运动后腰酸腿疼,就偃旗息鼓了。 ⑥有些人花大把钱买运动装备,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A.①③④⑤⑥② B.①④②⑥⑤③ C.④①⑤⑥③② D.④⑥⑤①③②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列。 【解答】首先应总说运动方式是有学问的,因此④应放在第一位,随后举例子证明前面的观点,因此⑥⑤紧随其后。在举例子后,将问题细化,提出“处于起步阶段的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的问题,因此紧接着是①,最后给出答案,因此后面接着应该是③②。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先阅读所有的句子,再根据一些提示词和自己的理解确定处于关键位置的句子,之后确定处于次要位置的句子。 3.(3分)回顾《红星照耀中国》,将合适的人名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我和 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他……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奇妙地混合而成的。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具有冷静的、合理的和实际的头脑……温文的谈吐……他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生得很俊秀……如今他似乎还有那种风度。 (2)据说, 是靠了一柄刀把湖南的苏区建立起来的……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他真喜欢马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他常常要求批评,遵从忠告。 (3)我以为 是一个很疲倦的、很严刻的、很古怪的领袖……可是相反地,他却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他吃得很简单很节省,和他的士兵们一样……有某种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他常常被一群儿童们跟随着……生于湘潭县的一个乡村里……这个“反叛者”,是具有很伟大的一副心肠的!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等,全面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可以判断出他是周恩来;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真喜欢马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可以判断出他是贺龙;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坦白、爽快和正直的品质”“生于湘潭县的一个乡村里”,可以判断出他是彭德怀。 答案: (1)周恩来 (2)贺龙 (3)彭德怀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4.(5分)古诗文默写。 (1)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刻画老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反映其悲惨境遇的句子是: , 。 (3)《诫子书》中,诸葛亮用“ , ”一句从反面论述不“静”的害处,实际上还是在彰显“静”的价值。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少年不识愁滋味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3)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注意“俭”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