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穷人的专利权 狄更斯 我出生在伦敦附近,当过学徒,学的是打铁的行当。满师之后就在伯明翰一家工厂做工。我的名字叫约翰,已经五十六岁了。 要是我说自己向来有创造发明的癖好,这话也不算是自吹自擂。整整有二十年工夫,我都在断断续续地搞一样发明,边搞边改进。上一个圣诞节前夜十点钟,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发明。 我有一位名叫威廉·布彻的朋友,经常听他说,工人之所以到处碰壁,就是因为要奉养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多如牛毛的衙门,就是因为咱们得遵从官场的那些敝习陋规,还得缴付一些根本就不应当缴付的费用去养活那些衙门的人。 回头再来说说我的机器模型,那是在圣诞节前夜十点钟完成的。我把凡是能节省下来的钱统统都用在模型上了。碰上时运不济,模型也就只好搁在一旁,一连几个月也不会去碰它。我还把它统统拆卸开来,加以改进,再重新做好,这样不知道开过多少回,最后才成了上面所说的模型的样子。 关于这个模型,威廉和我作了一次长谈。他说:“你打算拿它怎么办?”我说:“想开个专利。”威廉这才说给我听,有关专利的法律简直是坑死人的玩意儿,他说:“要是在取得专利之前你就把发明的东西公之于众,那么,别人随时都会窃走你艰苦劳动的成果。约翰,你要么干一桩亏本买卖,事先就请好一批合伙人出来承担申请专利的大量费用,要么你就让人给弄得晕头转向,到处碰壁,夹在好几批合伙人中间又是讨价还价,又是摆弄你发明的玩意儿。这么一来,你的发明很可能就一个不当心让人给弄走。”我对威廉·布彻说,你想的挺怪的,我想自己去申请专利。 我的妻兄,临死的时候遗留给我的妻子一百二十八镑零十个先令的英格兰银行股票。我们甚至都打算用掉这笔钱去申请专利。威廉替我写了一封信给伦敦的汤姆斯。汤姆斯是个木匠,他住在伦敦,我在汤姆斯那里机了一间为期一个礼拜的房子。 汤姆斯说,要申请专利,第一步得提交一份申请书。威廉也是这么说,而且还帮我起了草稿,申请书上还要附上一份给大法官助理的陈述书,费了一番周折以后,我在司法院法官办公的大楼里找到了一位助理,在他那儿提交了陈述书,付了十八便士。他叫我拿着陈述书和申请书到白厅的内务部去,把这两份东西留在那里请内务大臣签署,缴付了两镑两先令六便士。大臣签好了字,又叫我拿到首席检察官公署去打一份调查报告。我照他说的去办了,缴付了四镑四先令。 我临时住在汤姆斯那里,租期已经展延了一个礼拜。首席检察官写了一份所谓例行调查报告,打发我带着这份东西到内务部去。内务部根据它搞了个复本,他们把它叫做执照。为了这张执照,我付出了七镑十三先令六便士。这张执照又要送到女王面前去签署,女王签署完毕,再发还下来,内务大臣又签了一次。我到部里去拜访的时候,里面的一位绅士先生把执照往我面前一掷,说:“现在你拿着它到设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去。”我现在已经在汤姆斯那里住到了第三个礼拜了,费用挺大,我只好处处节俭过日子。我感到自己都有点泄气了。 在林肯旅社的专利局里,他们替我的发明搞了一份“女王法令草袋”的东西,还准备了一份“汉令提要”。就为这份东西,我付了五镑十先令六便士。专利局又“正式誊写两份法令文本,一份送印章局,另一份送掌玺大臣衙门”。这道手续下来,我付了一镑七先令六便士,外加印花税三镑。这个局里的誊写员誊写了女王法令准备送呈签署,我付了他一镑一先令。再加印花税一镑十先令。接下来,我把女王法令再送到首席检察官那儿签署。我去取的时候,付了五镑多。拿回来后,又送给内务大臣,他再转呈女王。女王又签署了一次。这道手续我又付了七镑十六先令六便士。到现在,我呆在汤姆斯那儿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我都不大有耐心了,钱袋也掏得差不多了。 我已经在汤姆斯那又呆了六个礼拜了。这件获得顺利通过的发明已经花掉了我九十六镑七先令十八便士。这还仅仅在国内有效,要是带出王国的境界,我就要再花上三百修镑。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狄更斯创作多部深刻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的作品,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 因为“我”在整整二十年里,都在陆续地研究发明各种东西,所以说自己是有创造发明的癖好的。 C. 威廉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也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 这件发明申请虽然过程繁琐,花掉了“我”巨额的费用,但却顺利通过了,仍旧传达了“我”的喜悦之情。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借威廉·布彻介绍工人到处碰壁的原因,反映了小说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 B. 威廉给“我”说有关专利申请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为下文“我”的遭遇作了铺垫。 C. 小说运用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突出主旨,让读者在笑的同时,也内心不平静。 D. 小说采取第一人称的手法,让读者仿佛在听一个老熟人讲他的专利梦,语调激动,满怀希望。 8.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读时轻松,读后使人变得严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 作者为什么使用“穷人的专利权”作为题目,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6. A B.“陆续地研究发明各种东西”错。C.威廉不是线索人物。D.“喜悦之情”错。 7. D “语调激动,满怀希望”错,当事人语调平缓,却在读者心中掀起了不平的波澜。 8. (1)严肃的主题采用轻松的笔调,亦庄亦谐,笑中含泪。(2)卑微、纯朴、善良的铁匠约翰和庞大腐朽、鱼肉百姓的官僚机构构成一种令人啼笑皆非戏剧化对比。(3)深刻的批判蕴含在形象生动的情节描绘中,形象说明了有关专利的法律是坑死人的玩意儿,而制定这法律的机构是腐朽堕落的。 9. “穷人的专利权”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了卑微、贫困、本分的劳动者形象;揭示了因为创造发明,普通劳动者反而受到更残酷的剥削的社会现实;具有讽刺和幽默的表达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