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是独一无二、光明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其实,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选自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星月菩提》) 17.文章前半部分写自己童年看月的景象,作者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请分条作答。(4分) 18. 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19. 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4分) 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20.文中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4分) 21.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上文内容回答:面对月亮,贾平凹与林清玄有着怎样共同的 思考?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体会。(6分)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260396.htm' target=_blank>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选自贾平凹《月迹》 答案: 17.(4分)①月亮的光明,能照耀使整条山路,使走夜路的我们的心沉淀。②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③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感觉清凉。④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⑤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18. (4分)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萤火虫”比作“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形象地写出了月下萤火虫带给人的美好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无限喜爱。 19. (4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光明、纯真的一面,只是自己不知道。真正光明磊落的人能够感觉到内心的纯真,并能感染他人。 20. (4分)①印证作者的思考;②拓宽作者的阅读视野;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21. (6分)只要努力追求,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事物和美丽的心情。联系实际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