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使至塞上》《记承天寺夜游》《东坡食汤饼》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1-1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11题(15分)
    【甲】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东坡食汤饼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
    ③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④鬻(yù):卖。⑤觕(cū):同“粗”。⑥箸(zhù):筷子。⑦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6.【甲】诗的作者是       ,【乙】文作者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1分)
    7.下列每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使至塞上      仁至义尽               B.念无与为乐者       念念有词
    C.相与步于中庭       门庭若市          D.盖竹柏影也         欲盖弥彰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划线句,注意其中加点字含义。(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9.对【乙】【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乙】文中“亦”和“相与”点出苏、张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乙】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乙】【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10.一切景语皆情语。【甲】诗颈联运用白描手法,不仅准确地描绘了         的塞外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乙】文写景句则点染出一个           的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4分)
    11.【乙】【丙】两文通过人物的言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苏轼。(2分)
     
    答案: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11题(15分)
    6.王维(1分)
    7.C(3分)
    8.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共3分,加点字“置”“之”各1分,句子通顺1分)
    9.B(2分)      
    10.雄奇壮观(2分)   清幽宁静 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任选一个即可)(2分)
    11.乐观/豁达/洒脱(意同即可)(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