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翼若垂天之云 C.是日更定矣 是谓大同 D.怒而飞 一怒而诸侯惧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存在的文言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野马也,尘埃也(古今异义) B.使老有所终 女有归(词类活用) C.选贤与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通假) D.南冥者,天池也。 天下为公(表判断)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志存高远,这一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李白一生常以大鹏自比,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 B.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目标和动力;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是他最美好的理想;今天我们期盼的愿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大同社会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C.甲文中庄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依赖的东西。高飞的大鹏、浮游的尘埃,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乙文中孔子阐述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在写法上,甲乙两文都大量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其中甲文极富想象力,使用“三千里”“九万里”等词,用语夸张,想象雄奇瑰丽,行文汪洋恣肆。 11.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父母,不只抚养自己子女,让老年人可以有养老送终的处所,青壮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来养家糊口的地方,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捡起来)却一定不是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一定不是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兴起,所以(家家户户的)大门都不用关闭,这就是理想社会。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之: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B.其:表示选择/代词,指大鹏; C.是:都是这的意思,指示代词; D.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发怒;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的特殊用法。 A.创业:创立帝业,不是古今异义词/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B.老:老年人/女:女子,不是词类活用; C.与:同“举”,推荐/与:参与,这里有欣赏的意思,不是通假字; D.者……也:表判断/为:是,表判断。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甲文没有运用对偶句。 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①句子重点词语:是,这。海运,海水运动。徙,迁徙。冥,同“溟”,海。句意: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②句子重点词语:是故,因此,所以。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句意: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偷盗财物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答案: (1)C (2)D (3)D (4)①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②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偷盗财物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