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齐大饥》《论贵粟疏》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9-2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9~13题。(19分)
    材料一: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
    材料二: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②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言积未及者,何也?地有余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③,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释】①捐瘠(jí):贫乞、瘦弱;②不避:不让,不差于;③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
    9.为理解材料一中“有饿者蒙袂辑屦”的“屦”的意思,某同学收集了偏旁相同的三个字:①屣:视若敝屣;②屐:应怜屐齿印苍苔 ③履:削足适履
    由此得出“屦”的意思应该是(    )(3分)
    A.行走   B.鞋子   C.脚   D.遮盖
    10.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能耕而食之”(食:粮食)
    B.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亡:通“无”)
    C.“以实仓廪”(以:来、表目的)
    D.“而蓄积未及者”(而:表转折)
    11.对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B.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C.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D.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3分)
    (2)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3分)
    13.“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的梦想,“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我国实现了粮食“十七连丰”。请结合材料二,分析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4分)
    答案:
    9B   10A   11B
    12、①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才到这个地步的。
    ②在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不会等到有了轻柔暖和的(衣服)才(愿意)穿;饥饿的时候对于食物,不会等到有了鲜美可口的(食物)才(乐意)吃。
    13、①可增强人们对旱灾、水灾等天灾的承受能力;②可使百姓生活安定,更加热爱自已的国家;③不会导致因贫而生奸邪,因饥寒而不顾廉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