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著阅读。(7分)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15-16题。 甲 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乙 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丙 一九0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0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5.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 ,乙文中的“他”是 ,丙文中的“我”是 。(3分) 16.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4分) ①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 ②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③三度入狱不死心,两把菜刀闹革命 ④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 ”点赞 ,因为 。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人物的能力。由甲文中“东北军”“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等关键词,可知“他”指的是张学良。《红星照耀中国》中提到,徐特立五十岁时加入到共产党中来。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据此判断乙文中的“他”是徐特立。根据丙选段当中故乡是“仪陇县”“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等,可以判断选段中的“他”指的是朱德。 (2)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和人物的能力。徐特立五十岁加入共产党,后来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回国后,他闯破封锁,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翟秋白下面但任副教育人民委员,翟秋白遭难后,执行委员会任命徐特立继任。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①中“天命之年”指的是五十岁,“献身教育捧丹心”概括了徐特立的事迹。所以可以用①来为徐特立点赞。朱德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指挥部队多次战胜国民党军的“进剿”、“会剿”,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先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②中“南昌举义”指的是南昌起义;“圣地联合慑敌魂”概括了朱德和毛泽东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所以可以用②来为朱德点赞。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政治转向事件。这件事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上的统一,即④中提到的“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指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内战停止。所以可以用④来为张学良点赞。 答案: 1.甲:张学良; 乙:徐特立; 丙:朱德 2.答案示例①张学良 示例:我用“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点赞张学良,因为他不负言,在东北易帜,通电全国,加入国民政府,捍卫国土的完整;他高举民族大义的帜,发动西安事变,停止内战,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②徐特立 示例:我用“天命之年圆夙愿,献身教育捧丹心点赞徐特立,因为他不断追求进步,五十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年逾花甲仍心系教育,主持苏区扫盲工作,进行教育试验,赢得苏区人民的尊重。 ③朱德 示例:我用“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点赞朱德,因为他主动找寻党的足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参加南昌起义;他在井冈山上,与毛泽东同志会师,整编部队,推动革命,震慑敌人。 (句子选择符合人物事迹2分,原因分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