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林逋《山园小梅》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1-09-0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山园小梅(宋)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②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③共金樽。
    注:①诗人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檀木拍板,此处指歌唱。
    8.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9.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2分)
    答案:
    8.不畏严寒、明媚鲜丽(或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和峻洁清高、孤芳自赏(或幽独超逸、自甘淡泊)的形象。
    评分:答出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一   以梅自况。诗人咏梅,实际上是他幽独清高、自甘淡泊人格的自我写照。在诗人眼中,梅含波带情,质仪相偕。首联即写梅明媚鲜丽,尾联又直抒胸臆,充分表达了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精神追求。
    示例二  描写正侧面结合。如颔联用“疏影”“暗香”正面描绘梅花的轻盈、芬芳;颈联用“霜禽”“粉蝶”侧面烘托梅花的孤洁、鲜丽。正侧面描写结合,使梅花的形象更加迷人。
    示例三  虚实相生,对比衬托。如颈联前句实写“霜禽”爱梅之甚,“欲下先偷眼”;后句想象(虚写)“粉蝶”“如知合断魂”,把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一实一虚,构成对比,更进一步衬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示例四  视觉、嗅觉融合。颔联上句从视觉角度细致描绘出疏枝清影、水月空明的图画,下句从嗅觉角度刻画出梅香氤氲、沁人心脾的幽境,二者巧妙结合,融成“绝伦”的写梅千古名句。
    示例五  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如前三联,诗人写眼中之梅,胸中之梅,隐曲地表达对梅的喜爱;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怀水乳交融。
    示例六  善用修辞。对偶。颔联中“疏影”与“暗香”、“横斜”与“浮动”、“水清浅”与“月黄昏”,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谐美。(或拟人。颈联中“先偷眼”赋予“霜禽”以人的情感,形象地写出了对梅的喜爱。或夸张,尾联中“合断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或注重字词锤炼。如首联中,“独”“尽”二字,言简意丰,突出了梅独特的生活环境、独有的天姿国色、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孤傲的神韵。)
    评分:答对其中一种示例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