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熙宁中,濉阳①界中发汴②堤淤田,汴水暴至,堤防颇坏陷将毁,人力不可制。都水丞侯叔献③时莅其役,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下流遂涸④,急使人治堤陷。次日,古城中水盈,汴流复行,而堤陷已完矣。徐塞古城所决⑤,内外之水平而不流,瞬息可塞,众皆伏其机敏。(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濉阳:今河南商丘市。②汴:汴河。③侯叔献:宋朝人,擅长治水。④涸:水干。⑤徐塞古城所决:慢慢地堵塞通向古城的河堤决口。 10.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盖/石性坚重 B.石/必倒掷坎穴中 C.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 D.瞬息/可塞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急发汴堤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B.遂反溯流逆上矣 肃遂拜蒙母(《孙权劝学》) C.内外之水平而不流 何陋之有(《陋室铭》) D.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 著我旧时裳(《木兰诗》)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2)众皆伏其机敏。 13.【甲】选段中老河兵的话包含了怎样的道理?(2分) 14.侯叔献采用了哪些方法治理汴堤?请分点概括。(3分) 答案: (二)10.C 点拨:正确停顿应为:都水丞侯叔献/时莅其役。 11.B 点拨:A项分别是“挖掘/射”;B项都是“于是”;C项分别是“的/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D项分别是“当时/时候”。 12.(1)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的地方寻到了石兽。 (2)大家都佩服侯叔献的机智聪敏。 13.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14.①相视其上数十里有一古城,急发汴堤,注水入古城中;②急使人治堤陷;③徐塞古城所决。 【乙参考译文】熙宁年间,濉阳地区开汴水堤防治淤田,汴河水突然暴涨,堤防好些地方都塌陷将要毁掉了,人力又没办法控制。都水丞侯叔献当时亲自前来指挥,几度巡视下,(他看到)汴河上游几十里处有个古城,立即下令把汴堤挖开,引水到古城中,汴河下游就干涸了,又急忙派人修理堤防塌陷的地方。第二天,古城中水满了,汴河水又沿着之前的行道往下游流去,而下游堤防塌陷的地方也已经修缮完毕。(然后再)慢慢地堵塞通向古城的河堤决口,古城的水和汴河的水水位几乎持平而不怎么流动,很快就把决口塞好了,大家都佩服侯叔献的机智聪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