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吴储岐 ①苏联科学家尤比契夫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摄影师给他拍照时,他开了句玩笑:“要照相不应该照脸,而应该照臀部。”一句话惹得哄堂大笑,但细细思索,大科学家这句玩笑有弦外之音:像他那样的科学家,屁股“坐得住”是成功的关键。可见,“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②做学问讲究坐冷板凳。历史学家韩儒林曾有一联,上联便是“板凳坐得十年冷”,坐冷板凳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冷清、沉得下心境。司马迁历时14年,写成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李时珍呕心沥血近30年,成就《本草纲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大凡大学问家,无不有超常的定力。学问的天地,无边无际,行走在“无人区”和“高寒区”,只有持之以恒,沉稳务实,才能真正有所得。 ③世事洞明皆学问,人行于世,做人做事也应讲究“坐得住”。李云鹤1956年在敦煌参加工作,长期从事古代壁画和彩塑的修复工作。他23岁进入洞窟修复壁画,一直做着除尘、灌胶、滚压、回帖等重复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使4000多平方米岌岌可危的精美壁画再露“花容月貌”。几十年来,李云鹤从一窍不通,到不断尝试、摸索、创新,再到技艺炉火纯青,多次开壁画修复先河,终成石窟类壁画修复界“一代宗师”。无论做哪个行业没有点钻研精神没有股子痴迷劲儿,恐怕很难有高境界的职业体验。一句话,只有那些“坐得住”的人,才能最终“立得住”。 ④然而,在浮躁的当下,总有些人坐不住冷板凳。有不少人似乎对需要“孜孜以求”的事物缺乏耐心,总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学东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说了;还有一种人长着一颗“玻璃心”,稍遇困难、挫折便“鸣金收兵”,“咬咬牙坚持”“攥攥拳顶住”这样的狠劲基本看不到。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没有内心的定力,别说“大器晚成”,就连“大器正常成”都等不了。 ⑤对于这些屁股“滚烫”的人来说,最合适的就是坐坐冷板凳了。“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人无法选择怎么生,但可以选择如何活,当一些人沉浸于各种“成功学”“速成学”时,另一些人早已撸起袖子加油干;当一些人虚度光阴还在抱怨时运不济时,另一些人早已在“坐冷板凳”的修炼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⑥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很多时候,坐冷板凳不仅仅需要承受寂寞、忍耐冷清,更是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分,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这不仅需要我们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还要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方能把板凳坐热。 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路漫漫,不妨下点慢功夫,先谋“坐 得住”,再取“立得住”,方能行得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5、选文开头写尤比契夫接受媒体采访的事,有什么作用?(3分) 26、请简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4分) 27、选文③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8、结合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2分) 答案: 24、“坐得住”方能“立得住”。 25、引出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6、首先提出本段观点:做学问讲究坐冷板凳;然后引用韩儒林的对联做道理论据,继而产生了坐冷板凳的内涵;接着列举司马迁等人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持之以恒,沉稳务实,才能真正有所得。 27、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第三段列举了李云鹤几十年修复壁画终成“一代宗师”的事例,第四段列举了两种坐不住冷板凳的人的事例,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具体有力突出地论证了“人行于世,做人做事也应讲究‘坐得住’”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8、示例:我们学习时,要坐得住,才能静下心来,取得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