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家小说(16分) 车站餐厅里的老人 [俄]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一个干瘦的老头儿,满脸都是硬得像刷子似的胡子茬,坐在麦奥里火车站餐厅的角落里。严冬的风雪一阵又一阵呼呼地刮过里加湾的上空。近岸的海水结成了坚厚的冰。透过呼啸着的弥天大雪,可以听到激浪拍打坚冰边缘的隆隆声。 老人到餐厅里来, 显然是为了取暖。他什么酒莱也没点,嗒丧地坐在长椅上,两手笼在渔夫穿的那种短大衣的袖筒里,短大衣上叠满了歪歪扭扭的补丁。 跟老人一起进来的还有一条毛蓬蓬的小白狗。小狗伏在老人脚边打着抖。 邻座上,有好几个年轻人正在嘻嘻哈哈喝啤酒,他们的后脖子红通通的,皮肤都很紧。他们帽子上的雪正在融化。雪水滴到啤酒杯里和夹肉香肠的面包上。可年轻人只顾起劲地争论足球赛,没注意到雪水。 有个年轻人拿起一个夹肉面包,一口就吃掉了半个,这时小狗再也忍不住了。它跑到餐桌前,举起前腿,立起来,谄媚地望着那个年轻人的嘴。 “彼季!”老人轻声唤道,“你怎么不害臊! 干吗去打扰人家?” 可彼季仍然立在那儿,只是前腿已累得一个劲地哆嗦,后来终于放了下来。但是脚刚一碰到湿漉漉的肚子,小狗立刻想起它立在这儿的目的,又把前腿举了起来。 然而那些年轻人并没有发觉它。 他们正在兴高采烈地谈着话,不时给自己的杯子里斟满冰凉的啤酒。 雪糊没了窗户,在这样的大冷天,目睹人们喝得跟冰水一模一样的啤酒,脊梁不由得会打起寒战来。 “彼季!”老人又唤道,“喂,彼季!回来!” 小狗迅速地摇了几下尾巴,似乎是在向老人表示,它听见他在叫它,不过请他原谅,它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的。它仿佛在说:“我自个儿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你又买不起这么好吃的夹肉面包来喂我。” “唉,彼季呀,彼季!”老人轻声说道,伤心得连声音都有点打颤了。 彼季重又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央求地望了老人一眼。它仿佛在请求老人别再叫它,别再数落它,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要不是出于无奈,不消说,它是决不会去向陌生人乞求施舍的。 有个戴绿色帽子的高颧骨的年轻人,终于发觉了这条小狗。 “狗杂种,讨东西吃吗?”他问道,“你主人在哪儿?” 彼季开心得摇了一下尾巴,瞥了老人一眼,甚至尖着嗓子轻轻地叫了一声。 “公民,您这是怎么搞的!”那年轻人说道,“既然养条狗, 就得喂它,要不就不文明了。您的狗向我们讨饭吃。可我国的法律是禁止行乞的!” 年轻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瓦利卡,您这话太过分了!”其中有个年轻人大声责备道,随手丢给小狗一片香肠。“彼季,不许吃!”老人喝道。他那被风吹得粗糙的脸和青筋暴绽的干枯的脖子涨得通红。 小狗瑟缩着身子,耷拉着尾巴,走到老人跟前,连看都没看香肠一眼。 “他们的东西,哪怕是一粒面包屑,也不许碰一碰!”老人说道。 他急急忙忙地翻着身上的几只衣兜,找到了几枚银的和铜的分币,放在手心中一边数着数儿,一边吹掉粘在分币上的碎屑儿。他的手指不停地哆嗦。 “瞧他气得那样!”高颧骨的年轻人说道,“哎哟哟, 倒挺有骨气呢!” “别去睬他了!何苦去跟他哕嗦呢!”那年轻人的一个伙伴一边劝解说,一边给大家斟啤酒。 老人一句话也没说。他走到柜台跟前,把几枚硬币放到潮乎乎的柜台上。 “买一个夹肉面包!”他嘶哑地说。 小狗夹紧尾巴,站在他脚边。 女营业员把两个夹肉面包放在碟子里,递给老人。 “一个!”老人说。 “您老拿着吧!”女营业员轻声说道,“我不会因为给了您两个面包就破产的....” “谢谢!”老人说道,“谢谢! ” 他收下两个面包,走到站台上去了。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一阵风雪已经过去,另一阵正在逼近,不过眼下还远在地平线那边。于是一线微弱的阳光便乘机落到利耶卢佩河对岸白茫茫的森林上。 老人在长凳上坐下来,把一个央肉面包丢给彼季,把另一个用一条灰不溜丢的手帕包好,藏在衣兜里。 小狗痉挛地吃着面包,老人望着它,说道:“唉, 彼季呀,彼季!你可真糊涂呀!” 但狗没去听他讲。它光顾着吃了。老人望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大概是叫风刮得流泪了吧。 11.【叙述→视角】请以女营业员的口吻简洁叙述故事。(3 分) 12. 【细节→整体】品味文中画线语句,揣摩细节,写出你的赏析。(4分) (小贴士:作者说,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至少对一个人物、 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 13. 【结尾→主旨】小说结尾处,老人用袖子揩眼睛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你的看法。(4 分) 14. 【衬托→意图】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衬托手法的意图。(5分) (小贴士: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答案: (五)名家小说(16分) 11. (3分) 贫穷的老人带着小狗来餐厅取暖,又冷又饿的小狗向年轻人乞讨遭到侮辱,老人掏尽钱币为小狗买面包。(意思相近即可) 12. (4 分) (示例1] 画线语句运用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老人禁止小狗吃“嗟来之食”的坚决态度,生动形象地描写老人掏尽腰包为小狗买面包细致过程,表现老人在之前的事件中处境尴尬,自尊受辱后,心情愤怒急躁,内心痛苦,性情刚毅。由此,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凉薄。 (老人形象分析一处正确1分,最多得3分:时代分析1分,意思相近即可) [示例2] 画线语句描写细致,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老人强调“哪怕是一粒面包屑”,表明他禁止小狗吃“嗟来之食”的态度坚决,骨气铮铮;“几只衣兜”、 “几枚银的和铜的分币”和“碎屑儿”,表明老人生活窘迫;“翻”、 “找”“放”、“吹”这一系列的动作细节表明老人坚持用几个仅剩的硬币为小狗买面包,心情急切,内心刚毅;“哆嗦”则反映老人自尊受辱的愤怒与痛苦。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凉薄。(同上) 13. (4分) 一方面小狗不能明白年轻人的侮辱,不听从命令,连累老人自尊受辱,这让老人非常伤心;另一方面,老人无力为小狗提供食物还要求它遵守自己做人的原则,这让老人很自责;再方面,老人也为同在社会底层的营业员给予的一点温情而感动。 (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 (5分) 文章多处运用衬托手法来突出老人的形象。首先是环境描写的铺垫衬托,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老人坚决不乞讨,不愿受辱;其次是喝啤酒的年轻人的对比衬托;吃喝玩乐的年轻人,漠视生命,践踏尊严,老人愤然反击,在困境中依然不放弃小狗;再次是小狗彼季的对比衬托;小狗因饥饿向年轻人献媚讨好,贫穷的老人再三阻止小狗乞讨的行动,他不想打搅别人,也不想被人瞧不起。 (分析一处2分,分析满三处得满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