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10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6.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意思。(2分) (1)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 西: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第5页(共6页) 17.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8.从【甲】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 度来描写雪景的。 (4分) 19.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景方法和抒发情感方面的不同,请分别作答。(2分) 答案: (一)(共10分) 16.(1)消失 (2)向西走(2分) 17.(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分) 18.描写雪景的语句:“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分) 描写角度:(1)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游西湖时先总写:“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2分) 19. 写景: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雪后的西湖,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排比来写春天的西湖美景扑面而来,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1分)抒情:甲文抒发作者遗世独立、特立独行、超然脱俗的情怀;乙文抒发春游西湖无法抑制的欣喜之情。(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