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②篮舆(yú):竹轿。 ③天字开霁:天空晴朗。 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月色入户 (2)但少闲人 (3)以书邀余 (4)谒辨才于朝音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濯足于惠因涧 尝射于家圃 B.得支径上风篁岭 横柯上蔽 C.殆非人间之境 马之千里者 D.明日乃还 乃不知有汉 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2分) 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 答案: 5.[答案](1)门 (2)只/只是 (3)信/书信 (4)拜见/拜访 [评分标准]①每小题1分,共4分。②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6.[答案]A(2分) 7.[答案](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头上喝(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头上然后喝水)。 [评分标准]①共2分。②句子通顺,前半句译出倒装句得1分。后半句译对“酌”“剧”得1分。③错一字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8.[答题角度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采用移步换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 景色(1分)。 [答题角度二]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分)。 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1分)。 [评分标准] ①共2分,意思对即可。②从一个角度作答即可。③两个角度不可杂糅答题。④出现错别字扣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