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吕云祥《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8-1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议论文阅读(共9分)
    阅读文章,回答5-7题。
    读书万卷始通神
    吕云祥      
    ①宋朝苏献有一首诗:“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②大诗人写这首诗的起因是:柳阂、柳辟两兄弟很崇拜舅舅苏轼的书法,常向苏轼索求墨宝。于是,苏轼写诗自谦,说自己的书法未足珍惜,只有读书万卷才是学子们应追求的境界。主要意思是,用坏的笔即使堆砌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每个人的书法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风骨,不要认为自己的东西就一定不好而去盲目地学别人……后来,“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成为书法界的艺术妙道。
    ③从事书法创作的人固然需要不断读书学习,从而充实才华、吐故纳新、提高水平,其他各业人员呢?当然也需要不断读书学习。汉代刘向《说苑》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明人不论在什么时候,只有努力读书学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④如何读书,怎祥学习,又大有讲究。
    ⑤有些人虽然也在读书,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缺少毅力。没有恒心,时断时续。这样读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幼时,其母见其读书没有恒心,就以“断机杼”相警告,促使孟子努力学习,才成儒家圣人。
    ⑥有些人虽然十分喜爱读书,也从不间断,可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如南朝宋齐人陆澄,从小好学,博览群书,行眠坐食,手不释卷,然读书不求甚解,被时人讥为“书厨”。《南齐书》说他“读《易》三年不解文……”
    ⑦有些人的读书则是“读死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尽信书”。《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⑧有些人的读书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为读书而读书,尽搞形式主义,大做表面文章。目的不明,其结果必定是“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虛”。
    ⑨上述种种“读书之道”,绝不足取。那么可取的读书之道是怎祥的呢?
    ⑩当然,“孙敬悬梁”“苏秦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等苦读典范,值得缺少毅力的读书人学习;明朝顾炎武那种“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的读书求解精神,值得不求甚解者效仿;清朝彭兆荪所作“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的诗句,值得“读死书”“尽信书”者借鉴;明代鹿善继《四书说约》中“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的读书明理目的,值得为读书而读书者采纳。
    ⑪然而,笔者觉得最科学、最全面的“读书之道”要推子思的“五之”说。子思,孔子之孙,伯鱼之子,名假,古代学者尊之为“述圣”,作《中庸》三十三章,其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读书做学问之论。“五之”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切实地实行。“五之”中,“笃行之”既是“博学之”的落脚点,又是“博学之”的实践基础;“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是“博学之”的方法;“博学之”既受“笃行之”的影响,又制约“笃行之”。可见,“五之”是相辅相成的学、行关系。这种“学”与“行”的辨证关系,对读书人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南宋诗人陆游诗云:“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选自《联谊报》2017年12月7日)
    5.下列对本文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
    D.道理论证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强调只有多读书才能写出好文章。
    B.孟母以“择邻处”和“断机杼”相警告,促使孟子努力学习,才成儒家圣人。
    C.顾炎武、鹿善继的读书求解精神,值得不求甚解者和“读死书”“尽信书”者借鉴。
    D.最可取的“读书之道”;广博学习,详细询问,谨慎思考,清晰分辨,切实实行。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诗歌,提出本文的论题,充满文学色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从全文的论述来看,第⑤⑥⑦⑧段的位置不宜调换。
    C.第⑩段通过列举事例,从正面有针对性地论述了作者觉得可取的几种“读书之道”。
    D.末段引用子思的“五之”说,论证了“学”与“行”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学”与“行”相结合的重要性。
    答案:
    5-7:ADD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