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富贵不能淫》知识点详解

http://www.newdu.com 2020-08-10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暑期正如火如茶进行着,初中语文如何预习呢?小编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富贵不能淫》知识点详解,一起来学吧!
    
    《富贵不能淫》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邹国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一词多义
    1.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诚心)——《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表假设)——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2.焉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词)——《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3.冠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名词动用,行冠礼)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帽子,名词作动词用)——明·魏学洢《核舟记》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命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训导)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指派;发号)——《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
    奉命于危难之间。(命令,政令)——诸葛亮《出师表》
    5.戒
    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第一个为“告诫”,第二个为“谨慎”)
    6.居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为“居住”,第二个为“住所”)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处在,处于)——明·魏学洢《核舟记》
    居五日,桓侯体痛(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为“过了”。)——《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
    7.屈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屈服)
    手指不可屈伸(弯曲)——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8.之
    “丈夫之冠也”及“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母命之(代词,代出嫁的女子)
    往送之门(动词,去,到)
    居天下之广居(助词,的。)
    何陋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唐·刘禹锡《陋室铭》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清·蒲松龄《狼》
    9. 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能,能够。
    得志得:实现。
    三、通假字
    1.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女(rǔ):通“汝”,你
    四、词类活用
    ①动词用作名词居天下之广居
    原意为居住。文中意思为居所、住宅。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原意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文中作动词,意思为行冠礼,
    A.富贵不能淫
    本意:惑乱,迷惑。文中意思:使……迷惑。
    B.贫贱不能移
    本意:改变、动摇,文中意思:使……改变(动摇)。
    ③威武不能屈
    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屈服。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一旦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怎么能够叫作大丈夫呢?
    3.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原则,是妾妇的原则。
    4.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 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上。”
    5.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实现志向的时候,就和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志愿不能实现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6.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为大丈夫!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位高权重,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令人望而生畏。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不过像妇人把顺从当作准则,不问是非,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主上的意思往上爬,谈不上是大丈夫。
    3.在孟子的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真正的大丈夫坚守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4.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 是无原则的绝对服从的作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主上的意思和这个一样;
    “大丈夫之道”坚守仁德,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5.孟子举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实例的目的是什么?
    从论证方法看,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顺从丈夫意志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对君王意志的顺从,其实是在讽刺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没有任何原则。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