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东坡食汤饼》) [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 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 6.翻译句子。(4分)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 B. [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 C. [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 D. [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 8.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 (2 分)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①高兴的样子 ②考虑,想到 ③吃 ④只,仅 说明:本题4分。 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 ②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 说明:本题4分。 7. B 说明:本题2分。 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 说明:本题2分。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