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言运用(共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3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 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 材料四:“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人间烟火抚疫后人心。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地摊经济之烟火气又回到熟悉的景象里!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摊。 材料五: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综合选自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 22.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23.请结合材料,从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角度谈谈你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4分) 【分析】本题围绕着“地摊经济”给出五则材料,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提建议能力。 【解答】(1)解答此题可先了解五则材料的内容,然后将五则材料表述的重点内容概括出来。材料一,介绍什么是地摊经济及其优势;材料二,引用李克强的话,表述地摊经济的作用;材料三,以成都、许昌、杭州等地为实例,表述地摊经济的作用;材料四,介绍地摊经济的作用以及网友对其的支持;材料五,重点阐述了地摊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据此可见,前四则材料都是突出地摊经济有促进经济发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作用,第五则是对前四则的补充,提醒我们在发展地摊经济的同时,还应解决难些问题。将这一主要内容用一句话简洁表述出来即可。 (2)题干要求从“管理者与经营者”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建议。可针对材料五中提出的问题解答。比如材料五中说“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前句指出这些主要是针对“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等问题,所以可从管理者角度提出:出台相关的管理法规,让地摊对城市交通、卫生不产生负面影响;或是管理者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与处罚,让地摊让民众放心,等等。从经营者角度提建议,可以是经营者要注意听从城市管理者的安排,摆摊不影响交通,并做好卫生工作;或是诚信经营,保质保量,让自己的地摊得到民众的认可,等等。 答案: (1)“地摊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有助于中国经济复苏),但需对它加强管理和引导。 (2)管理者:出台相应的管理法规,为经营“定规矩”;划定经营地点和时间段,不影响城市交通和环境卫生;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审慎执法、人性执法等。 经营者:商家摊贩应自觉遵守管理法规;主动配合主管部门的管理;诚信经营,保证商品质量;创新经营方式,持续长久经营等。(每个角度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 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 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