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7-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12分)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
    ①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并不是从来没有遭遇过冲击,关键是冲击过后依然能够保持本色。
    ②秦国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完成统一。中原的核心地位,包含了多种因素,土地、人民、文化是关键要素。秦国统一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政策,无疑有利于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而统一之后的中国文化体量,骤然增大。可以说就文化的内在紧密性而言,亚欧大陆西端的任何帝国,从波斯帝国到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③此后,对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冲击,主要来自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的一位宦官名叫中行说,他投降匈奴后,努力劝说匈奴不要使用汉朝的纺织品,这样就能减少对汉朝的需要,拥有更主动的战略优势。其实,互通有无是贸易的本质,任何文明区域都需要外来商品的补充。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而冲突发生便会带来文明破坏。总体上说,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效率较高,军事防范也有效果。然而一旦中国自身出现内在问题,遭受北方打击的可能性便会提高。
    ④从文化的内在精神而言,会表现为文化韧性。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中国文化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外在特征。体量庞大,自然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从黄河到长江,这构成了中国文明的战略纵深。
    ⑤冲突过后,中国文化获得新生力量,延续与发展继续。中国文化以中原为基本区,通过文化辐射扩大影响,各地情况或有不同,但动辄几百年上千年的历程,说明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以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唐宋时期,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激烈,契丹、女真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但到清朝统治中国之后,东北的汉化日益深入,最终在清朝完成了汉化的全过程。
    ⑥在民族与文化的问题上,中国传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的差异上,强调环境与条件的作用,于是凡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只要是文化,都可以交流融合。“二十四史”的“四夷传”,无不表现为夷夏同源的观点,而这无疑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因为中国文化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体量逐渐增大,文化的韧性也在加强延续性于是不断呈现。
    ⑦近代之后,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的变局, 来自西方的冲击带来最深刻的变化。然而,著名的历史学家陈黄恪认为,来自西方的文化,最后一定会实现中国化。心中装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才会有如此坚定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陈寅恪的判断正在被不断证实。工具理性的竞争当然会竞争下去,文化的韧力依然是保持延续性的基础。(摘自《新华文摘》李传鹏输入2020年第5期,有删改)
    14.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秦统一后中国文化体量增大,形成了内在紧密性很强的中原文化。
    B.中国文化极有韧性,因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增加了被征服的难度。
    C.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有的融合甚至经历上千年。
    D.中国文化-直处 于发展之中,文化的韧性在加强,延续性不断呈现。
    15.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高效率的中央集权带来有效的军事防范但这种体制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B.东北地方与中原的文化冲突自古就有,契丹、女真直都对中原政权构成巨大威胁。
    C.中国对文化的交流融合,主张求同存异,强调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环境与条件的作用。
    D.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将会依然保持延续性,最终会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1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第②段用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与秦帝国对比,是为了说明他们没有像中国一样的中原文化。
    B.第③段中运用举例论证,用< 史记·匈奴列传》的材料证明“农业地区与游牧地区具有互补性”这一一观点。
    C.第⑥段中引用“四夷传”中夷夏同源的观点来证明中国人非常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强调文化的交流融合。
    D.本文具有般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谨准确 ,朴素平实既清晰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也给人文化的厚重感。
    答案:
    14.A15.B16.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