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达 标 提 能 练 习 基础•巩固•达标 一、选择题 1.礼貌和不礼貌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人有礼貌,从根本上说是为了()A.获得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 B.在他人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C.表示对他人客套 D.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提示: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甚至影响我们的学业进步和事业发展。 答案:D 2.欧洲谚语“出自肺腑的语言,才能触动别人的心弦”强调了与人交往必须() A.语言文明 B.态度真诚 C.举止端庄D.待人和气 提示:“言为心声,行为心表”,美好的行为是美丽心灵的表现,我们追求真善美,希望做成功者,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让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行为规范,展现出美丽的风采。 答案:B 3.礼仪的内容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礼仪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由此可见() A.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交往 B.礼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C.礼仪是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D.人们因礼仪而优雅 提示: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现代礼仪既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相承接。本题旨在明确礼仪的变化和发展。 答案:B 4.一位哲人说过:“微笑是一个人最美的神态,长得再丑的人,只要一露出真诚的微笑,就会一下子漂亮起来。”这说明真诚的微笑能( ) A.使容貌丑陋者变漂亮 B.美化自我形象 C.掩盖心灵的丑恶 D.替代道德修养 提示: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至诚。 答案:B 5.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就读时,就将教学楼的《镜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度:勿傲、勿暴、勿怠;容颜:宜和、宜静、宜庄。”他从青年到晚年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那种落落大方的举止、机敏智慧的谈吐、庄重亲切的风度,真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真是国人楷模,大家风范。这启示我们,提高礼仪水平必须( ) A.在教学楼刻写一则《镜铭》 B.就读于中学名校 C.从青少年时代做起 D.出生于礼仪之家 提示:本题以名人为楷模,考查了“养成良好礼仪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提高审美修养,从学习、生活、艺术中体察美的真谛,美化自己的外表和心灵,修炼一双审美的眼睛,使自己美起来并把美带给每一个人。提高礼仪修养还必须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 答案:C 6.讲究礼仪( ) A.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 B.仅仅是一种形式,注意不注意都可以 C.是否讲究礼仪对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D.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提示: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答案:D 7.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因为它( ) A.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 B.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C.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D.是文明的体现 提示:在待人处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以礼相待的需要,礼貌在满足人的这种需要的同时,更满足了人的自尊。因此,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答案:ABC 二、判断题 8.得到同学的帮助说“谢谢”是虚伪、客套的表现。( ) 提示:在现实生活中,文明用语、讲礼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也是文明的体现。说声“谢谢”,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为我们的人际关系增色。一声得体的“谢谢”,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答案:× 9.小明在家唱卡拉OK时,只顾自己大声地唱完一首又一首,却不肯让给别人唱一会儿,直唱到深夜。( ) 提示:礼仪是一门学问。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如果我们不讲礼仪,有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小明的行为就是举止不文明的表现。 答案:× 综合•应用•创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