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2010-2011学年度初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理解说明题(其中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6分,共32分)
    21.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如果你要说服他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以依据哪几部法律?(两部即可)请就其中一部法律说出你的理由。(6分)
    (2)对漫画中招工者的言行加以简要评析。(4分)
    (3)漫画中小文的父亲也触犯了法律,请你给他解释一下。(4分)
    22.
    针对上图,请你各抒己见。
    (1)请你列出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4分)
    第一种观点:店主和顾客的行为都是自愿的,无可非议。
    第二种观点:
    第三种观点:
    (2)请你针对第一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4分)
    (3)从这幅漫画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23. 90后,一个响亮而又被赋予重任的称号。为了这个响亮的称号,我们更应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使自己的权利观念得到增强,义务观念得以提升。下面是两位同学的观点:
    同学甲:在图书馆阅览室,我大声朗读单词,周边同学马上制止,我认为朗读是我的权利,谁也管不着!
    同学乙:上晚自习课我想溜出去玩,被班长挡回来,还说不该逃课。我觉得少上一两节课也没什么?
    请运用所有知识,分别对同学甲和同学乙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三、探究实践题(其中24题14分,25题14分,共28分)
    24. 2009年10月24日,为救落入湍急江水中的两各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不顾自身安危,手挽手结成“人梯”,挽救了两名少年如花的生命,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2009年12月4日,湖北长江大学救人的大学生团体名列2009年十大法制人物之中。
    为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某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学习长江大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请你设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至少两种活动形式。(4分)
    [明辨是非]
    (2)小明说:“遇到正义行为,我们要支持;遇到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勇敢地冲上去”。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出理由。(6分)
    [我思我悟]
    (3)有些同学对学校举行这次活动的目的不太明确,请你向这些同学解释。(4分)
    25. 某村村头有一段路年久失修,给村民生活和生产造成不便。经村委会讨论,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如下:凡该村18-55岁青壮年集体义务出工,整修村头这段路。王凯的爸爸忙于打麻将,宁可和60多岁的老头们打牌,也不出工。这令王凯又羞又气。这天晚上他批评爸爸,可爸爸一瞪眼说“小孩子你懂啥,你还管我了啊!他们修好了我不一样走吗?还少我一个呀!”王凯更生气,还着急,又怕爸爸,可他觉得自己的爸爸就是不光彩,情急之中对爸爸说了一句话:“义务如同河流的源头,权利如同河流中的水。到时候别怪村里对你不客气!”爸爸不明白,直瞪着王凯说了句:“啥!”
    (1)你对王凯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4分)
    (2)你对王凯的爸爸的做法和说法怎么看?(4分)
    (3)如果你是王凯,会怎么说?怎么做?(6分)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思想品德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D 2.C 3.C 4.B 5.A
    6.B 7.C 8.B 9.C 10.A
    11.C 12.B 13.A 14.C 15.A
    16.D 17.D 18.B 19.C 20.B
    二、理解说明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6分,共32分)
    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从其他法律角度能答出令人信服的道理也可)
    (2)漫画中招工者的言行看似好心,实际上却是一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或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14岁的小文初中尚未毕业,因而招工者只要招用他,即使安排“轻活”也是违法的。(学生依据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回答均可)。
    (3)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从未成年人保护法角度回答也可)。小文的父亲不但没有履行做家长的义务,保证小文完成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反而亲自送小文到招工处,因而是一种触犯义务教育法(或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
    22. (1)第二种观点:两者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第三种观点:卖家侵害了买家的生命健康权。
    (2)第一种观点错误。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买者用假酒卖给顾客,会给顾客的身体带来伤害,而顾客用假钞消费,也违反法律规定,二人更违反了消费的公平交易原则。二人的行为应该在社会上尽量排除。
    (3)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也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证经济秩序的有序。
    23. (1)同学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是权利观念淡薄的表现)。我们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同学乙的观点也是错误的(是义务观念淡薄的表现),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三、探究实践题:(其中24题14分,25题14分,共28分)
    24. (1)召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或宣传专栏、举行演讲比赛或辨论比赛等。
    (2)①“遇到正义行为,我们要支持”是正确的。因为,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对待自己及他人。②“遇到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勇敢地冲上去”是片面的。因为,面对非正义行为,有正义感的会匡扶正义,会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予以声援和救助。但是,我们是未成年人,应该既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在尽量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3)此次活动,号召同学向先进人物学习,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利于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开展此次活动,锻炼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任意两个方面各2分)
    25. (1)王凯所说所做的都是对的。他劝爸爸说明他懂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他说的权利和义务正如河流的源头和河中的水,是分不开的。要享受走村头路的权利,就要履行修路的义务,再说,这里村民的义务显得更重要。
    (2)王凯的爸爸说法做法都不对。他只想坐享其成,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只想享受权利。
    (3)选择的做法不应与王凯重复,发挥聪明才智,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行。如自己代爸爸去做义工,来感动爸爸,让爸爸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