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认识错误的是 A、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许多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 C、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必须履行,道德义务靠公民自觉自愿地承担 D、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二者没有联系 7、某农民工为要回被拖欠的工资,爬上楼顶以死威胁老板,引起众人围观。后被公安民警解救下来。在有关部门的干预下,他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却因扰乱社会治安被拘留了7天。这一事例说明 A、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 B、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C、公民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D、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8、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A、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B、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C、人民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D、公民人权得到尊重和保障 二、材料分析题:(7分﹢8分=15分) 9、材料:2009年以来,杭州、上海、河南等地接连发生超速、超载、酒后驾车撞人致死的恶性交通事故。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醉酒司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1分)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3分) (3)我们喧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上述权利?(3分) 10、材料:在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请依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某单位选民在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情境二:教室里,学生在上课。 情境三:成年子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关心、体贴父母。 (1)、上述情境各表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了什么义务?(2分) (2)、简要说明公民如何行使权利?(3分)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义务?(3分) 三、实践探究(4分﹢7分=11分) 11、实践探究:某中学的校门口经常有一些不法分子拦截该校的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向人们要钱,同学们见到这种情况表现出几种情况:(1)有的同学见了就跑;(2)有的同学因为惧怕他们,只好从口袋里拿钱给他们;(3)有的同学因挨截就找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朋友对他们进行报复;(4)有的同学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事情告诉了学校老师。(4分) 请问: (1)你认为哪些同学的做法对?哪些同学的做法不对?为什么?(2分) (2)如果遇到此类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情,该怎么办?(2分) 12、新华社报道:“2005年8月4日,3名10岁左右的儿童在汉江边戏水,不幸滑入江中。来汉打工的男青年张志勇正在江边,听到求救声,便飞奔而来,“扑通”一声跳入江中将一儿童救起,另两名儿童已沉入水中不见踪影。当时有两名青年男子正在距离落水儿童不远处游泳,却无动于衷,没有作出任何营救举动。一面是飞身入江救人,另一方面是咫尺之间当看客,面对落水儿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引起了武汉市民的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议论关键时刻不同选择凸现出的人性美丑。 请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两名见死不救的男青年该不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为什么?(1分) (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2分) (3)、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何在?(2分) (4)、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要学习张志勇的什么品质。如何学习?(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