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 ) ①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的变革 ③教育的变革 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强”和“求富”的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到了263 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年份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工厂数 33 34 29 23 材料三 1915年,荣氏兄弟集资30万银元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公司,建立申新纺织第一厂,荣氏兄弟占股60%,由荣宗敬任总经理。后来公司不断发展,从1家厂逐步扩大到9家厂,但随后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的双重压榨,濒临瘫痪。新中国成立后,该厂曾成立过股份公司,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在经济上有什么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概括出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 (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单元期末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人教版) 1.D 解析: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选择D项。 2.C 解析:观察图表,从1895—1913年,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都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择C项。 3.D 解析:清政府对民族工业并未采取推动措施,①不符合题意,A、B、C三项排除,故选择D项。 4.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①③④⑥是辛亥革命之前的陋俗,故选择B项。 5.A 解析: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故选择A项。 6.C 解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故选择C项。 7.A 解析: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教育、列强入侵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故选择A项。 8.(1)诱导了一批地主、官僚、商人投资近代企业,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只学习技术而不改变制度(没有触动封建根基)。 (2)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原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成为思潮。 (3)轨迹: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主要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内受封建主义、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4)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