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位国民党老兵想从台湾返回家乡泉州参加母校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 A. 1926年 B. 1927年 C. 1928年 D. 1929年 【答案】B 8.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留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可以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 ) A. 武昌起义的胜利 B. 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清帝下诏退位 D. 《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C 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统治中国结束。这道圣旨发布于( ) A. 1911年 B. 1912年 C. 1915年 D. 1917年 【答案】B 10.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 ) A. 《辛丑条约》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11.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光复会 B. 创办了《民报》 C. 领导黄花岗起义 D. 创立中华民国 【答案】D 12.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B. 孙中山组建兴中会 C. 袁世凯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D.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答案】D 二、非选择题(12分×1题=12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两个同学在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时讨论辛亥革命问题的对话。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人教版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请根据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部法律的内容?该法是何人何时何地颁布的? (3)该宪法的性质及地位是什么? (4)结合内容提出该宪法有何进步性? 【答案】(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不全面。个人观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是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这又是失败的一面。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在南京颁布。 (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