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题库 > 月考 >

2019届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期中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0.“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方针”,促成以上协议达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中共七大的举行
    D.重庆谈判的成功
    11.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漫画的名称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请你判断这幅漫画中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漫画中张学良为什么要举着刀去杀一只狼呢?他最后有没有成功,为什么?
    (2)图二中影视作品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这一事变的最终结果如何?
    (3)图一漫画与图二影视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通过阅读上述内容及回答问题,你能从中获得哪些感悟与认识?
    2019届初二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期中试题含参考答案(新人教版)
         (1)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企图侵略东北三省。没有成功,因为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命令东北军撤入关内,日军占领东北三省。
    (2)张学良、杨虎城。原因:日本加紧入侵华北,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中华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反抗力。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不甘作亡国奴、富有民族感和爱国心的中国各阶层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民主运动,从东北、华北到华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
    材料三 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对如何处置被捉的蒋介石,存在不同的主张:有人说“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报仇雪恨,杀了他”;有人说“国难当头,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应该和平解决,蒋介石只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可以放了他”。
    (1)材料一反映了国民政府对日军的侵略行为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九一八事变后,全民族的中心议题是什么?请你举一例,感受当时的抗日烽火。
    (3)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他们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材料三中的两种观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会支持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4)材料一、三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1)不抵抗政策。日军不到半年就完全侵占整个东北,并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2)抗日救亡。如未撤走的东北军和东北民众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
    (3)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第二种观点。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4)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全国人民一致要求抗击日本的侵略,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旨在逼迫蒋介石抗日的西安事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